第396章 李家 (第3/3页)
人所赠。
上次,我问我那三子鹿儿,问这张琴的来历。
鹿儿与我说,此琴亦名为锦书,是春秋书院李志所赠。”
祁王冷哼一声,道:
“若那小子有意,这两年间,如何不能至京城来寻丫头,莫不是还抱着他那狗屁读书人的抱负,不愿作驸马,恐不能入仕?
小弟听说过那小子,被世人称为书院小祭酒,才学通天,欲要为天下学问再开一脉。
怎么,莫非那小子是准备将学问做好后,名声大噪,天下震动,到时候白衣入京,万人空巷,让大哥你来一次出城相迎?
到时候,他名利双收,再来个尚帝姬?
哼,想的到美,他怎么不上天成仙呢?
这都两年过去了,让我丫头在这里苦等,屁也没等来,这事怎么算?
大哥,此次回辽东,小弟准备走上一遭东海,看看到底怎么个事!”
皇帝含笑点头,玩笑道:
“莫要把书院给烧了。”
“小弟明白。”
祁王大手一挥,示意大哥不必操心。
李泽渊走在一旁,默默在心里为那个读书人祈祷着。
按老二的话说,便是……
“黄毛,醒醒,她爹拿着刀来砍你了!”
……
“不孝子李哲,给母后问安。”
养心殿内,祁王跪伏于太后身前,泪流满面。
此时此刻,康王一家,月满宫一家,东宫一家,祁王世子,小四李泽风,都在殿内。
当然,还有太傅和定北王妃杨曼。
但凡家宴,赵家从来不曾缺席。
大年三十,赵家就剩了一个老头子和一个儿媳妇,自是要在宫中和李家一起过年。
众人都面色复杂地看着这对母子。
李家的第三代们,都是第一次见着这位王叔。
锦书与明婉郡主站在一起,感慨地看着祁王:
“王叔二十年没回京了呢。”
明婉悄声应道:“是啊,也不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还好,一切都过去了。”
太后坐在软榻上,看着跪伏在自己身前的幼子,不由老泪纵横。
她的手微微颤动着,抚摸着祁王埋下的脑袋,手指在他的几绺白发间滑过。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很好……”
太后摸着儿子的脸颊,心中还是止不住的悲伤。
她已经二十年没有见过儿子了。
她其实很想问一句,这次回来,不走了吧。
可她还是没有说出口,因为她知道,得到的,必然是否定的答案。
他的仇,还没报完呢。
隐忍了二十年,烧了山,屠了教,踏了半壁江山,还不够!
他们兄弟几个,要的是国师的命,北蛮皇帝的命,要的是……天下一统。
自己的三儿子,从小心气就高,他怎么可能让这隐忍的二十年白费,让当年那个女子,白白死去?
太后缓缓闭上了眼睛,再睁开后,眼中已没了方才的心疼与不舍。
这位天下最为尊贵的女人,见惯了离别,也……早已习惯了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