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99章 绝招

第299章 绝招

    第299章 绝招 (第2/3页)

说话还挺好听,笑起来更好看。”

    “确实,声如其人。”

    唐南雁暗暗的骂:一帮闷骚货。

    不过不奇怪:女人多的地方就这样,何况其中不少还是女光棍。

    懂的又多,其中有不少见天介的和尸体打交道,早都免疫了。

    这也就是会上,私底下,都黄到没边了……

    转念间,唐南雁又眯了眯眼睛:咦,这谁,景泽阳?

    应该是和台上这位一块进来的,但她刚才光顾着震惊,只顾着看台上这位,没留意身边的那两位。

    另位一位戴眼镜的应该是台上这位的助理,就景泽阳站边上跟个桩子似的,又算什么?

    再说了,他在歌舞团上班,啥时候认识什么鉴定专家了?

    正奇怪着,旁边“嘶”的一声,像是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

    唐南雁回过头,又怔了一下:就她旁边,许琴像是活见了鬼的表情,瞪着眼睛张着嘴,愣住了一样。

    而且不止她一位:前后左右,几位和许琴一样的鉴证中心的负责人,大都是类似的表情。

    特别是有两个男主任,脸上流露出激动的神情,两颗眼珠子直放光。

    不是……这都是怎么了?

    她刚要问,许琴眼睛放光:“林思成?言文镜厉害了,从哪把这位请过来的?”

    唐南雁瞅了瞅台上,一脸茫然:“啊?”

    “别啊,这位是真专家:不比你说的故宫、北大的专家差,机会难得,好好听,好好记。”

    唐南雁更茫然了:不是……他才几岁?

    许琴没功夫和她解释,忙翻开了笔记本。

    教培处定期培训,分析的全都是重点案例,恰恰好,林思成参与的三个案子全部列入其中。

    第一个是“核原料制造仿古瓷案”:国内首例,甚至在国际上都是首例。下面刚刚通报上来的时候,领导们全像是听神话一样。

    随后,又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对这一类物质,机场安检竟然如同虚设,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制造仿古瓷算个屁,万一有人想用这个干点什么,造成的就是史诗级的安全事故……

    查,必须查,调动所有的警力查。

    学,必须学,加班加班,没日没夜的都要学。

    那段时间,京城各级公安部门鉴证单位负责人,哪个不是老了好几岁,头发掉了至少半斤?

    自然而然,林思成这个名字,就像刻在了脑子里。

    第二次是张安世盗墓案:这次各物证中心的负责人倒没受什么罪,就是内部学习了一下。

    但各支队长老惨了,天天被领导追着骂。

    因为除了往国外走私之外,京城是“于大海团伙”在国内最大的销赃集散地,许多盗掘文物都是从京城流入黑市。

    这是其一,其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涉案资金,都是在京城洗白。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张安世盗墓案的指挥部,就在京城。

    也就是林思成推测的国际掮客:居中为于大海和手下传递消息,负责组织盗掘人员、设计走私路线、并将团伙做案启动资金从国外转入国内,以及联系购买枪支……等等等等。

    那段时间这几个支队的队长、副支队长,像是活在地狱里,既羞且愧又无地自容:

    新型的组织方式,新型的做案模式,新型的销赃渠道……可以这么说,从计划组织,到销赃洗白,除了中间的挖和运以外,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做案场景和线索都集中在京城。

    最后倒好,西京那边的同行把案子破了个七七八八,追查到大部分的线索都指向京城时,他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幸亏西京的动作够快,稳准狠不说,且够隐密。不然差那么一点儿,钱和人(掮客)就跑出了国。

    苦点儿就苦点儿,挨几顿骂也无所谓,至少比人跑了,需要领导人负责的好。

    顺理成章的,林思成这个名字也刻进了各支队、以及总队领导的脑子里。

    第三次是假玉案,这次,又轮到各鉴定中心的负责人吃苦了。

    因为案件比较典型,但更典型的是假翡翠。

    与西京相比,京城才是重灾区。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京城,当做缅料销售的危料数量,京城是西京的上万倍。

    更典型的是:不论是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还是北大玉石鉴定中心,还是公安部防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都没有系统性的鉴定技术和质量标准

    领导预测,以后这一类案件必然会越来越多,防患于未然,要求总队重点培训。

    但连部里都没有相关的数据,想培训也无从培起。然后领导指示:先在各机构鉴证鉴定中心试行,从工作中总结经验。

    再然后,各鉴定单位就跟疯了一样,又没日没夜的熬,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林思成这个名字,再一次的被刻在了脑子里。

    也又一次的让各鉴定中心的负责人对林思成有了更一步的了解:不仅仅是专业,而且全面。

    比如许琴。

    而一时半会,她也不好给唐南雁这个得力助手解释:为什么看到林思成,最兴奋、最激动的全是各单位物证中心的负责人。

    因为他制定了玉石类工艺品及文物的质量标准。

    虽然如今只在西京公安内部试行,却是国内第一套“根据玉石产地和分析微观结构区分玉石分级标准”的质量手册。

    而为什么越是权威机构,越是专业鉴定部门,越是顶级的专家,越是不好请?

    因为国家没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款,更没有相关的质量标准,一个鉴定不好,就可能吃官司。

    与之相反的是,这一类的诈骗案件却时有发生,而且越来越多。拿一块几十块的俄玉,当几万块的和田玉卖,拿一块几百块的危料,当几十万的缅料卖,京城一天能发生几百上千起。

    受害人发现后报警,公安机关还能说:法律中没有这一类的条款,国家更没有出台过相关的定级标准,我们不受理。

    开什么玩笑?

    所以,哪怕就是拿着头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