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燧发枪 (第1/3页)
接下来的日子,林萧几乎是泡在了这个新成立的,高度保密的武器作坊里。
他亲自挑选了几个手艺最精湛、心思最缜密、而且绝对可靠的工匠,包括铁匠、木匠和几个擅长精细活计的年轻人。
第一步,就是将合格的钢管截成合适的长度,作为枪管。
林萧要求极高,枪管必须笔直,内壁要尽可能光滑,以减少发射时的阻力。
在枪管的尾部,还需要精确地钻出一个小孔——火门,这是点燃枪膛内火药的关键。
接下来是制作枪托。林萧选用了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的核桃木,亲自画出图样。
木匠们小心翼翼地按照图纸进行切割、刨削、打磨,不仅要做出符合人体抓握的舒适形状,更要在枪托上精确地挖出容纳枪管和击发装置的凹槽。
这需要极高的契合度,差之毫厘,都可能影响武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复杂、最核心的部分,无疑是击发装置的制作。
林萧拿出了早就绘制好的图纸,上面分解着一个个奇巧的零件:
弯曲如鹅颈,顶端夹着燧石的击砧(也叫击锤);带有粗糙摩擦面的传火孔盖(也叫火镰);下方盛放引火药的火药池;还有内部精密的弹簧、阻铁和扳机……
这些零件都不大,但每一个都需要用上好的钢材,经过铁匠千锤百炼,再由精细工匠一点点锉磨、钻孔、淬火,保证其硬度、韧性和尺寸的绝对精确。
工匠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巧复杂的设计,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围着图纸反复琢磨。
林萧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每个部件的功能和运作原理,亲自示范关键部位的加工要点。
“这个弹簧的力度要恰到好处,既要能有力地带动击砧,又不能太硬,导致扳机扣不动。”
“火镰的角度和粗糙面很关键,要保证燧石每次撞击都能产生足够多的火花。”
“阻铁和扳机的配合要灵敏,轻轻一扣,就能释放击砧。”
整个作坊里,锉刀摩擦金属的“唰唰”声、小锤敲击的“叮当”声、还有林萧不时指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每个人都屏息凝神,全神贯注,生怕自己手里的活计出了差错,耽误了这“划时代武器”的诞生。
又过了十数日。
当最后一个零件被小心翼翼地安装到位,经过反复调试,确认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