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九十八章:人心浮动,三王的选择,生,还是死?

第九十八章:人心浮动,三王的选择,生,还是死?

    第九十八章:人心浮动,三王的选择,生,还是死? (第3/3页)

    “既如此,那便无需再做这些事。”

    “宗正寺已经定下本王的婚期在元月初九。”

    “偌大一个晋王府空空如也,去也不行。”

    “你们去招揽一下在京官员,本王亲自上奏表其为晋王府属官。”

    “是。”

    李义府、李敬玄恭顺应声,下去安排了。

    同一时间,吴王府的夜谈刚刚结束,一个不速之客出现在了吴王书房。

    “母妃。”

    “您怎么来了?”

    李恪看见来人,面露惊色。

    文德皇后过世之后,杨妃便是位分最高,居众妃之首,寻常嫔妃出入宫廷尚且规矩森严,何况是杨妃这等贵妃,这让他如何能不震惊。

    “恪儿。”

    杨妃解开了斗篷,展露出那张雍容华贵的无暇面庞,前隋公主、大唐贵妃,没有人比她的身份更尊贵了。

    “母妃。”

    “这”

    李恪话音都有些颤抖。

    “我求了陛下,这才来此。”

    端坐上首,杨妃凤眉微挑,开口道:“江南士族的人刚刚从这离开,对吗?”

    “嗯。”

    李恪还有些懵,机械的点了点头。

    “你是怎么想的?”

    “打算继续争夺储君之位?”

    凝视着长子,杨妃精致的面容上不带一丝表情。

    “儿臣。”

    李恪欲言又止,神情踌躇。

    从踏入长安的那一刻起,权利的影子就在他的心中徘徊,江南士族、淮南士族的支持更让这位大唐吴王心中的雄心壮志得以膨胀,又怎能视储君之位于无物。

    “你知道陛下为什么答应本宫前来吗?”

    “因为他想让你退出这摊浑水。”

    杨妃端起茶杯,小抿了一口,说道。

    “啊这?”

    李恪赫然抬头看向他的母亲,眼神中充满了不解之色。

    “想要储君之位,仅有士族的支持,这不够。”

    “最重要的还是贞观勋贵支持。”

    “他们可以支持太子,可以支持魏王,可以支持晋王,唯独不能支持你。”

    “因为,他们都是你外公的敌人,大隋的叛臣贼子。”

    “如果你是长孙阿姊所出,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处境,是母妃对不起你。”

    说到这,杨妃明媚照人的面庞上浮现一抹愧色。

    “母妃,我.”

    此时此刻,李恪心中非常难受,想要说些什么,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恪儿。”

    迎着李恪的目光,杨妃苦口婆心的劝说道:“我经历过玄武门之变,那一日,长孙阿姊持剑守在太子门外。”

    “我知道那种滋味有多难受,更知道夺嫡从来不是嘴上功夫,稍有不慎,阖家尽没。”

    “阿娘,还有愔儿的性命皆系于你一身。”

    “你以为江南士族真的能为你出生入死吗?”

    “四海商行背后是东宫,江南士族将白皂出售,赚得盆满钵满。”

    “你说他们会支持你,还是支持太子?”

    “你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是东宫的算计,目的为了牵制魏王、晋王。”

    “太子已经不是棋子了,他是执棋人,他在和你父皇对弈。”

    蹬蹬!

    李恪第一次听到这么残酷的现实,倒退了数步,身形跌坐在胡床上,脸色煞白。

    原来他和魏王、晋王都只是一枚棋子,这一切都只是皇帝与太子之争。

    “阿娘。”

    “若真如你所言,儿臣退不了,更不能退了。”

    “儿臣之所以能得到这一切,全都来源于太子,太子需要我站在朝堂之上。”

    “一个没有价值的棋子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利用,最终的结果就是沦为弃子。”

    李恪自嘲一笑。

    “这”

    杨妃不禁花颜失色。

    “母妃放心。”

    “儿臣不会再参与夺嫡。”

    “只是儿臣不能按照父皇之意来做。”

    “于父皇而言,我的存在微不足道,若非太子用我,父皇也不会另眼相待。”

    “儿臣不想再这么活下去了,儿臣要为母妃、愔弟争一个未来。”

    面色严肃,李恪眼神坚定的说道。

    “好。”

    杨妃看着自己长子的面容,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