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一百一十九章:太子之名远扬,四夷为之颤栗!

第一百一十九章:太子之名远扬,四夷为之颤栗!

    第一百一十九章:太子之名远扬,四夷为之颤栗! (第2/3页)

生的地区,就算有室韦支持,人家伸伸手指头怕是都能随便捏死他们。

    “孤以大唐太子之名,许霫族故地,即潢水以北为夫余州。”

    “命你为正四品下夫余州刺史,赐第七转勋轻车都尉,视同从四品,一应符诏印玺即日下发。”

    “夫余州归于东胡都督府下辖,东胡都督府自会派人帮助你们建设城池,开垦农田。”

    “不仅如此,孤赐你们皮甲三千领,骑弓三千副,另有刀、枪、戟、骨朵等兵刃数千柄。”

    “臣领命。”

    伏弗一改方才的犹豫,欣然答应下来。

    他知道李承乾赐下的东西都来自于薛延陀,薛延陀是如何成为草原霸主的,无非是甲坚利刃,尤其是骑射无双,突厥人碰见他们的弓箭都得发抖。

    有了这些东西,白霫足以建立一支三千人的精骑,一如当初苏烈、席君买率领的那般所向披靡,何惧库莫奚、契丹?

    “来人,带夫余州刺史下去领东西。”

    摆了摆手,李承乾吩咐了声。

    “请!”

    太子侍从立即上前示意道。

    “多谢殿下。”

    见状,伏弗没有丝毫迟疑,跟着侍从离开了都护府大堂。

    此时此刻,大堂内只剩下薛仁贵、苏烈等人,一个个神情各异,他们亲眼目睹了太子如何恩威并施,降服六部为己用,将大唐的疆土向北一度开拓至小海,向东插入了契丹、库莫奚、室韦之间。

    “定方兄。”

    背负双手,李承乾轻唤了一声。

    “末将在。”

    苏烈赫然起身,恭敬的准备聆听太子诏令。

    “看看这个。”

    随手一扔,李承乾将手中的帛书丢到了苏烈怀中。

    “呃呃!”

    微微一怔,苏烈接过帛书,打开之后,细细查看起来,没一会儿,他脸上露出了错愕表情,不禁抬头看向李承乾:“太子殿下,这是”

    “大唐军制承袭前隋,确切来说,来自于北周。”

    迎着苏烈的目光,李承乾缓缓道来:“府兵制的优势和劣势都非常明显。”

    “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不单单兵刃、马匹自备,还在全国设有负责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优势在于解决了国家的压力,劣势在于将压力转嫁给了这些百姓。”

    “单单是解决世家门阀,让均田制维持下去还不够,军队是国家的矛和盾,必须要预先准备。”

    “府兵可以作为地方守备兵力,以备不时之需,却不能做为中央机动兵力和边防之军。”

    “否则,一旦府兵损失殆尽,不只是边疆会遭到敌人攻击,地方同样会不稳。”

    “孤以为大唐军制须得言明权责,分为三种,第一,负责戌卫长安的机动兵力,相当于十六卫;第二,负责戌卫边疆的军队,专司戌卫及开疆拓土;第三,地方守备兵力,用以维持地方稳定,补充边军。”

    “三者可以形成一种循环,即地方兵力补充至边军,边军悍勇之辈调入中央。”

    “殿下英明。”

    在场众人要么是家学渊源,要么是实践出真知,全都察觉到了这份军略的前瞻性。

    地方、边防决不能混为一谈,边防溃烂,那么,地方同样会溃烂,相反,二者分开,就算边防失守,地方一样可以坚守一段时间,等到中央兵力驰援。

    而且,地方守备兵力与边军、中央军形成一种良性的晋升机制,确保朝廷始终掌握最强战斗力的军队。

    “殿下。”

    苏烈脱口而出:“您打算让府兵直接变成地方守备兵力,以十六卫为机动兵力,然后重新构建边军体系?”

    “然也。”

    回到上首座下的李承乾继续道:“地方守备兵力并不需要多么好的武器装备及甲胄。”

    “只需要配备皮甲、横刀、长枪、长弓即可。”

    “这样的话,对于均田的百姓无疑是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边军及中央军的武器铠甲、战马都由朝廷负责,他们只需要杀敌即可。”

    府兵一身装备价格不菲,哪怕是寻常的步槊都得售价几贯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