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4章 朱标的震惊

第4章 朱标的震惊

    第4章 朱标的震惊 (第3/3页)

候朱元璋,传出去确实会出大问题。

    关键是,真要将这两兄弟吓跑了,接下来自己在大牢里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虽然已经接受了死亡,却不想在死前遭罪。

    算了,暂时先不骂他了。

    想到这里,马钰脸上露出歉意,道:

    “抱歉,是我疏忽了,几陷你们于险地。”

    “以后只要你们在,我就以皇帝来称呼他。”

    朱标心中一喜,连忙道:“谢马兄体谅,只是……”

    马钰疑惑的道:“怎么了?”

    朱标满脸羞愧的道:“我们的关系应天府不少官吏都知道。”

    “若你在别人面前对陛下不敬……陛下追究起来,我们也会被一并问罪。”

    “马兄可否看在小弟的薄面上,以后不要再直呼陛下之名了。”

    说完他连连作揖,态度诚恳的不得了。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觉得对方有些得寸进尺,但马钰却一点都生不起气。

    只是有些不耐烦的道:“你……好吧,看在李兄的面子上,我就不在嘴上骂他了。”

    说到这里,他吐槽了一句:

    “就冲这事儿,他就应该给你封个侯。”

    朱标嘴上连连道谢,心里也在疯狂吐槽。

    还封侯,如果我不是太子,这事儿传出去咱俩都得被千刀万剐。

    这人不光不怕死,还无知啊。

    不过他也察觉到了一点。

    死亡威胁都不能阻止其辱骂皇帝,二弟的些许照顾却能让他改了口。

    这马钰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啊。

    对待这样的人不能用强权,要以恩义结之。

    看来必须得让二弟继续待在牢里了。

    接着,朱标再次提起丹书铁券的事情,并再次对马钰表示了感谢。

    其实这个话题到这里差不多已经结束了。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原因也分析的很清楚。

    拿丹书铁券必死,不想死就想办法拒绝。

    再谈下去还是这些话,除了浪费口水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两人只是浅浅谈了几句作为收尾,就转移了话题。

    依然是朱标发起提问,说的还是密信上的其他内容。

    话题自然离不开朱元璋。

    毕竟马钰就是通过辱骂朱元璋,才被处在叛逆期,并对父亲严厉教育心怀不满的朱樉另眼相看的。

    类似‘朱元璋是朱元璋,朱重八是朱重八’这样的话,他说了非常多。

    这无疑是在说朱元璋忘本。

    甚至他还直言,别看朱元璋出身贫寒,不会真的同情百姓的。

    且因为出身卑微,他会更加重视礼法规矩。

    比如规定所有人都必须跪着和他说话。

    很多人都以为,古代见了皇帝跪着说话很正常啊。

    不光跪皇帝,下级见了上级也得跪。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只有举行重大礼仪的时候才需要下跪。

    平时民见官,下级见上级,官吏百姓见皇帝都不需要下跪。

    唐朝以前百官上朝是可以坐着的,到了宋朝才规定百官站着上朝。

    要求官吏、百姓必须跪着和皇帝说话的,恰恰是朱元璋。

    前世马钰就没少抓着这一点狠狠的喷他,穿越后更是喷了不知道多少次。

    关于这一点,朱标也没办法替自家父亲解释。

    因为这事儿的确没办法解释。

    既不符合古礼,也不符合仁义思想。

    但……

    你要说我爹不爱护百姓,我不能忍。

    于是他争辩道:“陛下屡次下旨,要求官吏善待百姓。”

    “对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更是严厉打击绝不姑息,马兄怎么能说他不怜惜百姓呢。”

    马钰冷笑道:“那是因为他清楚,百姓活不下去会造反的。”

    “他严惩贪官污吏,不过是为了维护大明统治罢了。”

    见朱标一脸不认同的样子,他顿了一下说道:

    “你知道朱……皇帝是怎么看待孟子的吗?”

    朱标愣了一下,这和如何看待孟子有什么关系?不过还是回答道:

    “陛下确实不认同孟子的某些思想,只是这与他爱不爱民有何关系?”

    马钰说道:“关系可太大了。”

    “就这么和你说吧,如何看待管荀思想,决定了一个朝代的上限。”

    “如何看待孔孟思想,则决定了一个朝代的下限。”

    朱标还是第一次听到上限、下限这样的词,但意思还是能明白的。

    正因为明白,他才更加的震惊。

    这话他还是第一次听人说,而且还关系着一个王朝的兴衰。

    不行,不论是真是假,都必须得问清楚。

    “哦?文见识浅薄,还是首次听闻此言。”

    “敢请马兄赐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