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都是剧本,我见过 (第1/3页)
君臣之间对话,是很难推心置腹的。
皇帝的一句话,你正面解读是一个意思,反面解读又是另一个意思。
没办法,自古以来,老六太多了。
就像赵玄的这一封圣旨。
顺着看,皇帝对他们多信任啊,怕他们不敢继续打,还下令说只要打过去,就有封王的机会。
那反着看,不就是明着警告吗?
过线了,你就是王,但是,过线的后果会很严重。
正常来说,这样理解反而是对的。
皇帝总不好收回成命,都说了可以封王,完事了又不准人封王,这对皇帝的威信打击太大。
但臣子若不懂事,那就让皇帝难办了。
所以,大部分人看到圣旨,都觉得差不多够了。
封侯封王其实没什么区别。
目前大周并没有异姓王,侯爵已经是巅峰,何必非要登峰造极?
再往上爬,别人就怕你要当皇帝了啊!
但是,南宫瑾却没有怂。
“既然圣旨说的是给我们封王的机会,那我们就只管去做便是。”
胜,则赢得生前身后名。
哪怕日后因为位高权重被皇帝质疑,最多不过一死。
有何惧哉!
而这时候,也有人选择了退出。
但更多的血勇义气之士,却跟随南宫瑾,一路横扫漠北……
这一战是追击战,直接打到北方的无尽雪山,大周的这些武夫都有点受不住了,只能退兵。
如果是夏天,他们勉强还能打一打,现在是真没办法。
于是只能撤退,将消息汇报给朝廷。
此时,距离下达圣旨,也才两个月。
这下,朝廷诸公都麻了。
帝王金口玉律,那南宫瑾也是真有胆子。
这俩一个倔,一个勇。
也是服了。
而最离谱的是,赵玄直接写圣旨敕封了。
封南宫瑾为漠北王,被南宫瑾带队打下来的地方,都归南宫瑾了,而其他地方,都零星封给了那些足够封侯的人。
那些人,不是南宫瑾的追随者,也是战友,在战场上结下过命交情的人。
让这帮人扎堆封在一起,朝臣们天都塌了。
昏君,昏君啊!
这样做,和等着对方造反有什么区别?
你好歹分割穿插一下吧?
但赵玄不听,主打一个自信。
其实赵玄心里也明白。
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赵氏大周,不可能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