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癌症写歌续命,天后前妻哭求复婚 > 第136章 洛阳

第136章 洛阳

    第136章 洛阳 (第2/3页)

    【柳总的表情和我第一次看到龙门石窟时一模一样!除了惊叹说不出别的!】

    他们首先参观了西山石窟。西山石窟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著名的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等都位于此。

    他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指引,仔细地参观着每一个洞窟,欣赏着那些精美绝伦的石刻造像。

    在宾阳三洞,柳如烟被那些北魏时期的佛像所吸引。那些佛像面容清秀,神情恬静,衣纹流畅,充满了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

    “这些佛像雕刻得好细腻啊,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但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宁静与祥和。”她轻声赞叹道。

    在万佛洞,她更是被洞内那一万五千余尊小佛像所震撼。那些小佛像,每一尊都只有几厘米高,但却雕刻得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天呐!这么多小佛像!古人的耐心和技艺也太惊人了吧!”她看得目不转睛。

    【宾阳三洞的佛像太有北魏特色了!秀骨清像!】

    【万佛洞!密集恐惧症慎入!但真的太壮观了!】

    【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艺术品,凝聚了古人的心血!】

    当他们来到奉先寺时,更是被那尊高达17.14米的卢舍那大佛所深深震撼。

    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大佛面容丰腴,慈眉善目,嘴角微翘,流露出一种悲悯而智慧的神情。在她两侧,侍立着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造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礼佛场面。

    柳如烟站在卢舍那大佛脚下,仰望着那尊慈祥而庄严的佛像,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动。她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来自佛陀的悲悯与智慧,所有的烦恼和杂念都在此刻烟消云散。

    “太……太庄严了……太慈祥了……”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陆沉轻轻地握住她的手,无声地传递着力量与安慰。他也被这尊举世闻名的佛像所散发出的神圣气息所感染,心中充满了对佛教艺术的崇敬。

    【卢舍那大佛!太震撼了!慈悲庄严,令人心生敬畏!】

    【据说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雕刻的,真的吗?】

    【站在大佛脚下,感觉自己好渺小,所有的烦恼都变得不重要了。】

    【柳总都看哭了,太感人了!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瑰宝!】

    从西山石窟出来,他们又乘船渡过伊河,参观了东山石窟。东山石窟虽然规模不如西山,但也有一些重要的洞窟,如擂鼓台三洞、看经寺等,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个龙门石窟的参观,持续了足足大半天。他们沉浸在那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之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明的璀璨。

    从龙门石窟出来,已经是下午了。他们的心情都有些沉重,但同时也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无限敬佩。

    “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也深受震撼。”柳如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龙门石窟的佛像,不仅仅是石刻艺术,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信仰的传承。”

    “是啊,这些历经千年风霜依然屹立不倒的佛像,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生生不息。”陆沉也深有同感。

    他们并没有急着去下一个景点,而是在伊河边找了一家茶馆,点了一壶洛阳当地的牡丹茶,静静地回味着刚才的震撼与感悟。

    伊河水静静地流淌,两岸的青山倒映在水中,远处的龙门石窟在夕阳的余晖下,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沧桑。

    “陆沉,”柳如烟抿了一口清香的牡丹茶,轻声开口,“你说,那些开凿石窟的工匠们,在雕刻这些佛像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呢?”

    陆沉沉吟片刻,说道:“我想,他们的内心一定是虔诚而专注的。他们将自己的信仰和对美好的向往,都倾注在了手中的刻刀之上。每一刀,都充满了力量与情感;每一尊佛像,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与灵魂。所以,这些佛像才能跨越千年的时空,依然能打动我们的心灵。”

    柳如烟静静地听着,心中充满了对那些无名工匠的敬意。

    【龙门石窟的震撼,需要慢慢消化。】

    【在伊河边喝茶,看着远处的石窟,太有感觉了!】

    【陆总的感悟好深刻,这对真是灵魂伴侣。】

    回到房车营地,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直播也早已结束,观众们纷纷表示今天跟着陆沉和柳如烟,上了一堂生动而震撼的佛教艺术课,也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

    柳如烟的情绪依旧沉浸在龙门石窟的氛围之中,晚餐也吃得比较清淡。

    “今天看了那么多佛像,感觉自己的心灵都得到了净化。”她笑着说道。

    “是啊,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陆沉也说道。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香囊,递给柳如烟:“送给你的。”

    香囊是用金黄色的丝绸制成的,上面绣着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哇!好漂亮的牡丹香囊!好香啊!”柳如烟惊喜地接过香囊,放在鼻尖闻了闻,“这是什么香味?”

    “这是用洛阳特产的牡丹花瓣和一些天然香料填充的,有凝神静气的功效。”陆沉笑着说,“我看你今天在龙门石窟看得那么专注,又有些情绪波动,希望这个香囊能让你放松心情,睡个好觉。”

    “谢谢你,陆沉。”柳如烟心里甜滋滋的,她将牡丹香囊小心翼翼地放在枕边,“这又将成为我们洛阳之行一件美好的纪念。”

    洛阳的夜,带着伊河的宁静和石窟的禅意,渐渐沉静下来。他们的房车,就像一叶停泊在千年古都的温馨小船,承载着他们的爱情和梦想,等待着明天更精彩的旅程。

    在洛阳的第二天,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另一处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的地方——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他们早早地来到白马寺,希望能感受那份清晨的宁静与祥和。

    一走进白马寺的山门,便能感受到那份不同于龙门石窟的庄严肃穆,这里更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寺内古木参天,殿宇巍峨,香烟缭绕,钟磬悠扬。

    “哇!这里好有历史感啊!不愧是中国第一古刹!”柳如烟看着那些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建筑,忍不住惊叹道。

    “嗯,白马寺的创建,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沉也点头称赞。

    他们依次参观了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清凉台等主要殿堂。每一座殿堂都充满了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供奉着形态各异的佛像,墙壁上绘制着精美的佛教故事壁画。

    柳如烟认真地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了解着白马寺的历史沿革和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白马寺!中国佛教的祖庭!太有意义了!】

    【这里的建筑都好古朴,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在白马寺感受佛教文化,心灵都得到了净化。】

    除了中国传统的佛教殿堂,白马寺内还有泰国佛殿、印度佛殿、缅甸佛殿等外国风格的佛殿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