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开罗 (第1/3页)
当夜行列车的轰鸣声逐渐被窗外渐亮的晨曦所取代时,柳如烟从沉睡中醒来。她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开罗那拥挤的城市景观,而是一片截然不同的、充满了生命力的尼罗河谷风光。
窗外,是无边无际的、翠绿的甘蔗田和椰枣林,像一条绿色的丝带,紧紧依偎着宽阔而平静的尼罗河。河面上,几艘FelUCCa帆船正扬起白帆,悠闲地航行。穿着传统长袍的农民,赶着毛驴,走在田埂上。远处,是光秃秃的、被阳光炙烤成土黄色的石灰岩山脉。
这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让柳如-烟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数千年前的古埃及。她能想象,当年的法老和贵族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片富饶的土地上。
“我们到了。”陆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火车缓缓驶入卢克索火车站。当他们走出车站时,立刻感觉到这里的空气比开罗要干燥、炎热得多,阳光也更加灼烈。与开罗的喧嚣和拥挤不同,卢克索的节奏明显要慢下来,整座城市都笼罩在一片慵懒而又古老的氛围之中。
他们入住的酒店,位于尼罗河的东岸,正对着宏伟的卢克索神庙。他们选择了一间带有宽敞阳台的房间,从阳台上,不仅可以看到神庙的壮丽景象,还能欣赏到尼罗河对岸,太阳落入帝王谷的绝美日落。
他们的卢克索第一场直播,就在酒店的阳台上,伴随着身后壮丽的神庙背景开启了。
为了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他们的穿着也更加轻便凉爽。陆沉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棉麻衬衫和一条白色短裤,显得清爽而又儒雅。柳如烟则穿了一条飘逸的米白色长裙,裙摆上带有埃及风格的蓝色刺绣,头上戴着一顶宽檐的草帽,为她平添了几分优雅的度假气息。
标题充满了对这座古都的敬畏——“尼罗河上的露天博物馆,法老与众神的荣耀归处!‘往后余生’埃及篇第二章,古都底比斯——卢克索!”
【卢克索!终于到了!背景就是卢克索神庙吗?太壮观了!】
【柳总今天这身打扮好美!像个优雅的考古学家!】
【从开罗到卢克索,感觉画风完全变了,从城市探险变成了古文明深度游!】
【期待卡纳克神庙和帝王谷!我已经准备好接受震撼了!】
陆沉对着镜头,脸上洋溢着对历史的崇敬:“各位‘云游’的伙伴们,我们已经沿着尼罗河南下,抵达了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底比斯,也就是今天的卢克索。如果说开罗是埃及的现在,那么卢克索,就是这个国家最辉煌的过去。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沉淀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以尼罗河为界,分别探索东岸的‘生者之城’和西岸的‘逝者之城’。”
他们的卢克索之旅,遵循着古埃及人“日出东方为生,日落西方为死”的信仰,第一天,他们将行程全部安排在了尼罗河东岸的“生者之城”。
上午,他们直奔那座被誉为“地球上最伟大的露天神庙”——卡纳克神庙(Karnak Temple)。
当他们走进神庙时,立刻被其无与伦比的宏大规模所震撼。这里不是一座单一的神庙,而是一个庞大的、由无数神殿、柱廊、方尖碑和雕像组成的建筑群,是历代法老在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不断扩建的结果。
他们首先穿过一条由数十座羊头狮身像守护的“公羊大道”,来到了神庙的第一塔门前。仅仅是这座巨大的塔门,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法老王权的威严。
而当他们走进神庙的核心——大多柱厅(Great HypOStyle Hall)时,柳如烟彻底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134根巨大的、如同参天石林般的石柱,拔地而起,支撑着早已消失的屋顶。这些石柱高达二十多米,顶端雕刻成纸莎草盛开的形状,柱身上刻满了精美的象形文字和浮雕,讲述着法老们的赫赫战功和对众神的献祭。
柳如烟和陆沉漫步在这片巨大的“石柱森林”中,感觉自己渺小得如同一只蚂蚁。阳光从石柱的缝隙中投射下来,形成一道道光束,在地面上留下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无比神圣而又充满压迫感的氛围。
“站在这里,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陆沉的声音中充满了敬畏,“法老们建造如此宏伟的神庙,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众神,更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们作为‘神之子’的,无可匹敌的权力和威严。”
他们继续向神庙深处探索,看到了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留下的、依然屹立的方尖碑,碑尖直指苍穹。他们还看到了一个被当地人视为能带来好运的圣甲虫雕像,许多游客正围绕着它转圈祈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