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81章 清田

第081章 清田

    第081章 清田 (第1/3页)

    大同。

    “大柱!”

    赵大柱骑着马,身后跟着十几个同乡的弟兄返回村子。

    守村的乡亲见赵大柱回来了,连忙招呼乡民拉开坞堡的大门,赵大柱带着弟兄们驰入坞堡中。

    赵大柱所在的村子距离边关很近,以前常被俺答部入侵,这些年赵大柱领着乡人在草原上买马,又靠着贩马的银钱将乡勇武装起来,领着乡民加固了坞堡,这才有了几年安生日子。

    一名老者从屋子里走出来,赵大柱连忙下马说道:

    “二叔,您不是病着吗?且将养着吧。”

    老者拄着拐杖说道:

    “没事没事,大柱你先回家,你娘在家里等着你呢。”

    赵大柱是父亲早亡,是母亲将他拉扯大的,听到二叔说起母亲,将物资账本交给二叔,连忙向着家里走去。

    见到儿子,赵大娘内心激动,去草原上贩马是违禁的买卖,马匪、俺答部的骑兵、巡边的边军,稍有差池就会全军覆没,甚至会连累整个村子。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谁会做这种脑袋搁裤腰带的买卖。

    母子两人简单叙旧了一下,赵大娘这才说道:“前几日赵百户遣人来,说是朝廷要清军,让你赶紧回去一趟。”

    清军,是明代一项重要的巡视制度。

    太祖朱元璋设计的卫所制度,当年朱元璋曾得意的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而卫所的两项关键制度,即父死子继和军屯制度。

    父死子继,就是卫所正卒在老病或者去世后,由其儿子或者近支代替父亲从军,从而保证军队的人数。

    当然,很多时候军户后代是不愿意从军的,所以有了“清军”。

    所谓“清军”,即由清军御史及清军官定期清理军籍户口,检查落实跟补、勾补事项。

    赵大柱的父亲是军籍,他父亲战死后,按理说他应该勾补从军。

    不过大同这边的情况又有了变化。

    卫所制度的另一项支柱,也就是屯田制度,即由军户在和平时期进行军屯,自己生产粮食满足军队需要。

    在明初的时候,这项制度自然执行的不错。

    可到了隆庆时期,军队卫所的土地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