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养鸡不行,纯属是因为鸡的问题,跟他人可没关系! (第2/3页)
还敢说自己就会写材料,他要证明自己不光会写材料,是会办实事的。
养鸡不行,纯属是因为鸡的问题,跟他可没关系,老生病的鸡这能行吗?
要不就是石泉鸡场风水不好,不过这话他也就只敢心里想想。
说是肯定不敢说的。
不过想到这。
他又发现,鸡会生病,菜是不是也可能也会生病啊!
这一想,他心里觉得没谱了,这要是再来一次,他可就真完了。
毕竟石泉鸡场这边,他去之前就已经半死不活了,所以没救起来,并不能说他不行,只能说是石泉养鸡场的问题太严重,谁都救不起来。
可是要是他搞这个什么大棚蔬菜也跟鸡一样,动不动就生个病,一片片的死。
那他可遭不住啊。
不行,回头得找这小子聊聊,要是能避免大量生病,可以尝试一下,不然还是算了吧!
此时苏文宸还不清楚,一会儿的功夫,对方就盯上了大棚项目。
不过就算知道他也不在乎。
大棚要是那么好搞他早就搞了,别的不说光盖大棚的塑料薄膜这种石化材料,现阶段能生产的极少。
就算搞到了。
可是反季节蔬菜,虽然群众有需求,但是不代表他们愿意花高价,你要是跟冬储菜一样的价格那确实受欢迎。
可你一旦价格贵了,群众现阶段是不会买账的,有那个钱吃肉不好吗?
是肉不香?还是嫌弃自己钱多。
说白了,现在城市的居民对于肉的需求,还远远达不到满足的地步。
他们的收入,也不支持他们去吃溢价极高,但是夏天也能吃到的夏季蔬菜。
领先一步才是神,领先太多步的话,那就是神经病了。
苏文宸自然不会做这种事情,这也是他现在大力发展养鸡场。
来年还准备培育几头优质的小黑猪,去跟前进农场的大白猪配一下子。
看看能不能把这种白猪的基因借回来,提前改良一下。
了解历史的苏文宸清楚,这白猪可是一直陆续培养了接近十几年才彻底的驯化,变成基因稳定的本土品种。
这也是为啥六十年代引进来,直到八十年代才逐渐普及,因为之前只能活在照顾细致的试验场里。
根本适应不了乡下那种粗糙的乡土环境。
另一边的罗岩,虽然不知道这种蔬菜的具体成本,可是他也清楚在市里没有引进石化工程相关的工厂前。
也不具备大规模普及的能力,所以他现在的目光还是落在了,苏文宸他们鸡场的鸡蛋身上。
五万斤鸡蛋,其实数量并不多。
特别是全市来分,可是年底这个时候对他们来说又很关键。
如果这个时候,市里的群众能在年底买到几斤鸡蛋,那么就会有效的平息一大部分人的怒气,毕竟今年一整年大部分人其实都是买不着鸡蛋的。
能买到的都是让乡下的亲戚帮忙买的,没有亲戚的就算去了,也基本买不到。
毕竟一个陌生人,去别人村里,多数人家都是不带搭理你的。
他们计委的第四季度内部会,前几天也开完了。
主要基调就是尽量保障生活物资充足,尽可能让大部分群众都能过个好年。
所以苏文宸的这批鸡蛋,对他来说,绝对算是及时雨。
就是这雨下的少了点,要是来个五十万斤就好了,不过他也清楚,不现实。
去年一年算上全市乡下供应的,估计都没有五十万斤。
因为各个县的居民对于鸡蛋也是有需求的。
这也是市里现在对于建各个养殖场的迫切,因为乡下供应最多能满足县一级居民的供应。
面对收入更高,人数更多的市里职工,这点子供应完全是杯水车薪。
现在他们市里其实已经开始讨论,要学习京市沪市这种大城市的先进经验,在市里各个郊区,建立几个大型农场,这样才能满足市里的肉食供应。
由于苏文宸这边给出诱饵,罗岩自然也心领神会,毕竟对方今年不需要完成他们计委给的指标。
这种计划外的,他们就算能够调动,也得跟鸡场商量着来,并且价格也都会按照市场价格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