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我这次倒要看看,蓝水农场要怎么收这个场! (第2/3页)
“只是这次恰好是我这边先确认了,那几只白兔的兔粪确实具有一定程度改良盐碱地的作用。”
侯国忠摆了摆手。
“主任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就算再进行下去,也选育不出合适我们这边的肉兔。”
“因为我们一开始的思路就错了,一直都是想着从生长速度和体型方面努力。”
“忽略了咱们农场的实际情况,就算真培育出长得快,长得重的肉兔,咱们现在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喂精料。”
“要是吃不了这种盐碱地能种活的饲料,对我们来说现在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我们守着这么一堆盐碱地!”
“哪里找精料去给兔子去吃,咱们人都没吃那么好呢!”
“这唯一挖好渠的一万亩土地,要补充咱们场自己的口粮,今年也都是种的春小麦。”
“我听老曹说,地方补给我们三百万斤口粮,现在今年才过一半,已经吃进去接近两百万斤了!”
“而新开出来的高浓度土地,也只能种碱蓬草和耐盐苜蓿这几种。”
“所以如果培育出来的兔子,不能吃这两种饲料,那么就没有任何意义。”
听到这话,后面苗志国不敢置信道。
“侯叔,你没说错吧!这才过半年啊!怎么能吃这么多?”
“那下半年怎么办?”
这时候苗志国也理解主任,为什么要放弃他们那边的肉兔培育了,因为这都要断粮了。
哪里还有精料去养那些,肯定是能省一点是一点了。
不过听到苗志国这话,苏文宸还是看了对方一眼。
“别出去乱传!”
又对侯国忠说道。
“说实话,我是真小看了挖渠这种重体力劳动对于粮食的消耗了!特别是在油水不足的情况下!”
“也难怪以前这边守着这么多盐碱地,也不大规模组织人挖渠了!”
“这把人组织起来干活是快,但是这个粮食也跟流水一样。”
见苏文宸这么说,侯国忠提醒道。
“主任,这还是只有接近一万人呢!明年可是又是一万人要翘首以盼的加入进来,可是支援咱们的口粮,还是只有三百万斤。”
“你可得提前想办法,不然如果断了,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听到侯国忠的提醒,苏文宸摇了摇头。
“其实粮食问题也还好,这一万亩的小麦,夏收最起码可以给场里补充个一百多万斤小麦。”
“到时候跟上面多换成点粗粮,今年也足够了。”
“下半年随着咱们场里的排碱渠越来越多,在配合上大量养殖这种兔子,产出的特殊兔肥,我觉得加在一起,在多改良出三万亩良不是多大问题。”
“明年这边自给自足问题不大!”
“我想的是,咱们是不是得趁这个机会,跟上面多要点盐碱地。”
“不然,等这种兔子全面推广开,那到时候后续咱们扩张可就没多少地了。”
“那时候人家地方,恐怕就不会跟现在一样,求着咱们接收这些地了。”
因为苏文宸也知道,这种兔子上面不可能不让他们进行推广,不过这怎么推广,什么时候推广,上面也要参考他们的意见。
对于苏文宸来说,其他的什么粮食,职工,资金之类的问题,在苏文宸眼里都是比较好解决的一些问题。
只有土地,这是越到后面就越难搞的问题。
所以他得趁这个机会,给他们农场储备够足够的土地。
当然好土地,他不会去想的,他知道地方领导不傻,不付出足够的代价他们肯定不会同意。
但是像是原本梁寨公社这种,原本需要救济的一些公社,那就不一样了。
很多地方巴不得把这些包袱甩给农场,自己好轻装上阵呢!
而侯国忠听到这个想法,迟疑道。
“主任,这长期来看确实对场里有好处,可是短期内压力会不会太大了!”
苏文宸点点头。
“压力肯定有,不然全是好事还能轮到你啊!”
“所以你们养殖场这边也得发力,必须得尽快扩大养殖规模。”
“只要咱们这边养殖规模足够大,到时候咱们就算光是给地方上卖这种特殊粪肥,也能给咱们场里赚回足够的粮食。”
苏文宸很清楚,虽然说兔子生长繁殖快,但是对于有些地方来说。
但是大规模养殖,还是有一定养殖成本的!
再加上还得负担意外的养殖风险,肯定有不少地方是不想承担这个风险。
只要最后算的总账是赚的,那么很多地方上的各种公社肯定是愿意直接掏钱买肥料的!
另一边。
京市,农科院。
在刘寻的电话过来之后,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院里还是激起层层涟漪。
好几个负责土壤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