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 第432章 还没开口的嘴最会说话

第432章 还没开口的嘴最会说话

    第432章 还没开口的嘴最会说话 (第1/3页)

    灶膛里的火光舔舐着书页,那火苗并非寻常的橘红,而是透着一股幽冷的蓝绿,仿佛吞吃的不是泛黄的纸张,而是一段段凝固的执念与时光。

    张阿妹没有看,她只是把那本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疯地笔记”整个塞了进去,转身便走出了低矮的茅屋。

    屋外的风很冷,带着荒原独有的干燥与萧瑟,吹得她单薄的衣衫猎猎作响,也悄无声息地卷走了灶膛里最后一丝余温。

    那些承载着秘密的灰烬,轻得像一声叹息,被风带起,飘飘扬-扬,最终无声地落入了田埂边的水渠里。

    它们混进淤泥,被某个晚归的农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实,再无人问津。

    直到第二年开春,惊蛰的雷声滚过天际,农人们扛着犁耙再次踏入这片土地。

    有人惊奇地发现,去年被灰烬落下的那片水田里,插下的秧苗根部竟在夜里泛出细碎的微光,如同沉入泥土的星辰。

    起初只是几户人家窃窃私语,后来,这奇异的景象引来了全村人的围观。

    没人知道那是什么,但稻苗长势喜人,远超别处,于是人们很快便得出了结论——那是地力肥沃的吉兆。

    一夜之间,这片曾无人问津的田地成了人人争抢的宝地,为了多占一垄,邻里之间吵得面红耳赤,浑然不觉他们脚下的泥土,正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悄然改变。

    与此同时,数百里之外,一场春雨正淅淅沥沥地冲刷着一座被遗忘的古老祭坛。

    姜璃那缕几乎消散的残识,附着在地衣结晶释放出的无形符文上,随着雨水渗透地表,汇入蜿蜒的地下暗河,最终流淌到了这里。

    祭坛中心的石碑早已被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字迹荡然无存。

    然而,就在这个雨夜,当蕴含着姜璃残识的地下水浸润了石碑底座,那些从结晶中析出的奇异矿物质竟如同有了生命,沿着早已消失的笔画缓缓蔓延,重新在碑面上勾勒出模糊的文字。

    那既非先秦古篆,也非当世楷体,更像是一段无法被任何声带发出的“视觉噪音”,静静地在黑暗中流淌。

    一个附近村落的盲童,为躲雨误打误撞闯入了这片遗址。

    他看不见石碑上的异象,只是觉得这块大石头摸上去很舒服,便伸出小手在上面来回划拉着玩耍。

    当他的指尖无意中划过那些新生的符文时,孩子原本无意义的咿呀声忽然变成了一段连贯的曲调。

    那调子简单而悠扬,正是许多年前,柳如烟在推倒另一块石碑时,心中反复吟唱过的那首无名小调。

    守着祭坛遗址的老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歌声惊得从梦中坐起,他冲进雨中,看到碑文重现,又听到盲童哼唱,一时间老泪纵横,以为是天神降下了启示,激动地转身就要回村召集众人。

    可当第二天清晨,他带着全村老少赶来时,石碑却又恢复了那副被风化的破败模样,昨夜的文字消失得无影无踪。

    众人失望地散去,只有那盲童,依旧坐在碑前,不知疲倦地哼着那首小调,只是这一次,曲调与昨夜相比,又有了些微的不同,仿佛它正在自己生长。

    张阿妹最后一次踏上那片被她亲手焚烧过的“疯地”。

    焦黑的土地上,新生的草芽已经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覆盖了死亡的痕迹。

    但它们的样子,比从前更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