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雍正教的乾隆有多猛?八旗高呼恩情还不完! (第2/3页)
者,因此就决定要亲审。”
“我因而不得不说实话,有方从仁不能用!你知道的,他连科考都是靠浑水摸鱼成功的,要不是因为是我们乡党,我们也不会让他进国子监当教习,陛下要是真考问他,必考出问题来!”
孙嘉淦说到这里,就道:“但细究起来,这事根源是因为我谏阻了太子爷要编写那字典与推广那新注音法的事。”
孙扬淦听到这里也认真注视着孙嘉淦:“与这有关?”
“我猜测当是为此。”
“不然,陛下也不必突然在这个时候问我关于国子监教习考成期满的事。”
孙嘉淦回道。
孙扬淦听后道:“也就是说,唯有兄长改变说辞,才能有免死的机会?”
孙嘉淦点头。
接着。
孙嘉淦就从一旁的桌案上拿起一份文稿,而递给了孙扬淦:“我已重新写了一份说辞,你替我交给太子爷,要带着宋镐他们都去,只有这样,我才能活命!”
“这次,毕竟与之前不同,这次是为兄真犯了欺君大罪!”
孙扬淦听后点了点头,且在接下来,就真的带着许多清流来了朗润园,求见弘历。
弘历自然见了这些人。
“太子爷,这是家兄在狱中认真思考后所拟的文稿,而特地让臣交给您。”
“家兄的意思,他之前谏阻您编写普通字典与推广新注音法的有欠考虑,理由完全不对。”
“因为在,学问上投机取巧者,即便是没有推广这新注音法也已经存在;但便于儒童学习的普通字典编写出来,至少可以让更多愿意认识更多字的儒童,可以更快认识更多的字,进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会不会投机取巧完全在于他们自己,与识字会不会更容易细究起来其实没有关系。”
“新注音法推广其实也不用担心扰民,只要朝廷不以此强制要求,不以此考核官吏就行。”
而孙扬淦在见到弘历后,就说起了自己的来意。
在这么说后,孙扬淦就伏首陈词道:“太子爷心忧社稷、崇尚文治,乃天下之幸,必将圣德广彰;臣等莫不敬服!”
“太子爷心忧社稷、崇尚文治,乃天下之幸,必将圣德广彰;臣等莫不敬服!”
“太子爷心忧社稷、崇尚文治,乃天下之幸,必将圣德广彰;臣等莫不敬服!”
跟着孙扬淦一起来的清流官员们皆跟着附和起来。
弘历淡淡地看着这些人,心里冷笑不已,暗想,这些跟随孙嘉淦的汉人士大夫果然在原则上很灵活。
“你们都起来吧。”
弘历这时抬了抬手。
这些人也都站了起来。
“谢太子爷!”
弘历则笑道:“难得静轩先生最终还是赞成本宫这样做,本宫甚是喜悦,只是可惜,他不该在汗阿玛那样儿戏,大有孩视欺君之嫌。”
“家兄自己也是悔恨不已。”
“虽然,方从仁教学一向还算勤谨,但就是才学不足,故不为监生所容,只是,家兄还愿意给他机会,觉得他才虽不足但德行却足堪清俭,所以也就没有在陛下面前直言他不可用,而说了皆可用。”
“臣这样说,绝没有埋怨君父不该勤政亲问之意!”
孙扬淦说到这里就再次跪下叩首:“只是请太子爷知道家兄虽有欺君之实,但实无欺君之意啊!”
“静轩先生虽有欺君之实,但实无欺君之意,请太子爷明鉴!”
“静轩先生虽有欺君之实,但实无欺君之意,请太子爷明鉴!”
……
跟着来的清流们也都为孙嘉淦申辩起来。
弘历听后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待我去给汗阿玛说说,以乞其对他网开一面!”
“太子爷仁恩如天,臣等感愧不已!”
孙扬淦等再次叩拜起来。
弘历则在接下来真的来见了雍正,而给雍正看了看孙嘉淦的亲笔文稿,说道:“果然一切都在阿玛的掌控之中,孙嘉淦这么快就改了主意。”
“孙嘉淦贪名不贪财,但他贪名终究是为贪权,乃至暗中有意发展朋党也是如此,为的是,将来能够成为我大清宰辅执政,而且是能够权势滔天的宰辅执政。”
“这算是进一步重用汉臣,让汉臣可以入军机处,参与决策的弊端。”
“所以,弘历呀,对于汉臣,你以后要多堤防这种大臣。”
雍正则也趁此细心教导起弘历来。
弘历点首,注视着雍正。
雍正见此更加有兴致起来:“但,这种人也不是说不能用,乃至不能重用,相反可以重用,比贪财的官还更值得用;”
“因为,说不准,你若任用得当,也能让他们变成贤臣;也正如你自己所说,他们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自己,关键在君王如何用,君王用人,也从来不看他是君子还是小人,有时候重用的可能不是君子。”
“阿玛说的是,儿臣受益匪浅!”
弘历回道。
雍正则起身伸展着筋骨笑道:“至于孙嘉淦,朕便免他死罪,令他在户部银库效力,将来可以启用他,他或许依旧能成为贤臣良辅。”
弘历不得不承认雍正的确会整人,知道孙嘉淦贪名不贪财,在免他死罪之余,还让他去户部银库效力行走。
孙嘉淦很快也收到了让自己在户部银库行走的旨意。
孙嘉淦在收到此旨意,不禁怅然失神,随后竟因此蹲在地上,捂着脸,呜呜囔囔地哭了起来。
“陛下仁德睿智,罪臣佩服至此!”
而至此。
弘历这边编写普通字典和注音法教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