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敢花钱,敢掀桌子!不怕雍正起疑心! (第3/3页)
弘历又问道:“好大喜功吗?”
“自然也不好大喜功,所做之事,皆是看利国利民与否。”
刘统勋见松寿未答,就主动回答起来。
弘历点头:“我既不贪财也不好色,还不好大喜功,但我每年明里暗里几百万两银子的进项,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啊!”
“只是,光你们这样认为是不够的。”
“所以,我得继续花银子!要多花银子!多做好事!让天下人都不去相信什么诽谤之言,认为我这个太子很好,能够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大清。”
弘历说到这里,就对两人言道:“我已经给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局发手谕,令他们继续扩大工坊,多招织工,乃至设织造学堂;”
“先让初学织造之计的织工织造棉布棉袄,质量差点没有关系,本太子会全部买下,既让这些初学者借此练手,练熟后再去生产军用棉衣与棉甲。”
清朝的织造局是会生产棉布棉衣乃至棉甲的,而不只是高档丝织品。
只是前者主要是供应军队而不是供应皇室。
现在弘历花钱采购大量棉布棉衣,既有让三处织造局扩大生产规模,以解决雍正朝人口激增后带来的失业率严重问题的目的,也有顺便把多生产的棉布棉衣作为他让自己的人去发动百姓的重要武器的目的。
眼下的雍正朝,因为长期通货膨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一直上涨,给百姓棉衣可比给百姓银钱还受欢迎,还能解决一下通货膨胀加剧,而带来的民生更加困难的问题。
两人皆目露惊骇之色,而暗叹太子爷岂止是不贪财,简直就是疏财好仁!也非常沉稳睿智!
难怪之前遇到诋毁,毫无失态之举,明显是因为心有仁德之念,无过多人欲,故能意志刚强,无疑是真正的君子,所以无畏!
于是,两人接着都肃然起敬地看向了弘历。
不过,刘统勋也因此主动提醒着弘历:“太子爷欲借疏财济民之机,而稳人心,驱奸邪,自然是坦荡阳谋,但就是这样的话,恐惹小人进言于御前,言太子爷沽名钓誉,以财货收买人心。”
“你觉得以汗阿玛的圣明,会这么看他儿子吗,会不希望他儿子多为百姓行仁善之事吗?”
弘历反问起刘统勋来。
他现在清楚的很,以雍正目前“四面皆敌”的处境,只有他这个太子越得人心,天下人才能越忍得了雍正这个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