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让雍正大为惊喜的建议,太子听政! (第3/3页)
是因为首次武力加强管边镇关税后,遇到了诸多蒙古王公的抵触,也的确引起了外夷的不满,而弘昼的过激行为,自然加剧了这种不满。
雍正在这些王公大臣反映情况后,就道:“弘昼也给朕有回奏,但他和你们说的不一样,说蒙古王公与汉商多有走私情况,而且走私大量禁运之物,甚至他们还在之前征讨准噶尔中从官兵中购买甲胄火器,以私自贩卖给外夷,而官兵则报以耗损和随失踪士兵一起失踪,使得朝廷无法查出端倪。”
“再加上,蒙古王公和汉商多不配合,特别是蒙古王公与关外官将非常强势,故他才不得不便宜行事,以武力查抄。”
雍正说到这里就起了身,走下丹墀,往正微微咳嗽的老十七这里走来:“但朕也不能信一家之言,当派可靠的大臣去调查一番,顺便替朕于热河会盟蒙古诸部王公,宽慰其心。”
“十七弟,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允礼这时问道。
允礼拱手道:“臣弟愿去!”
“启禀皇父,十七叔身子欠安,眼下即将入冬,恐不宜去漠北苦寒之地。”
弘皙这时插了嘴,且道:“臣侄愿代十七叔去调查,顺道宽慰蒙古诸王公!”
雍正听后没有回应弘皙,只是回头看向跟着下来的弘历:“太子,你觉得呢?”
弘历心里明白,雍正问自己,说明就是不愿意弘皙去,也就立即顿首躬身说:“儿臣认为,不宜派堂兄去,堂兄虽贵为亲王,但辈分不够,我大清与蒙古诸王公结亲的很多,不少乃戚属长辈也,真要调查,当派有辈分者去,更能服众。”
弘皙这时沉下了脸。
雍正则笑着问弘历:“那你觉得谁合适?”
“十二叔去比较合适。”
“蒙古诸王公崇黄教佛法,若论宗亲中精通此法者,当属十三叔最精通。”
弘历只要评比诸位叔伯,都会把老十三提在最优秀的位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雍正主观上更愿意相信。
雍正这里的确点了点头,面带起微笑来。
弘历则继续说道:“其次则是十七叔,再则便是十二叔了。”
“但十三叔、十七叔的确都身子不好,不耐严寒,也就十二叔素来康健,且无冗务在身,儿臣斗胆请阿玛暂夺其闲逸,令其会盟蒙古诸王公。”
“同时,十七叔作为领班军机的议政王,也非完全不作为,大可在京建黄教之院,招纳藏地活佛来京,研习佛法,而安众蒙古王公!”
雍正听后两眼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