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华电-艾默生系2 (第3/3页)
,把停机窗口压缩到了行业极限的4小时以内。马来西亚那边本地团队配合度很高,几个关键用户,都是当年跟着华兴海外拓荒的老兵,懂行,也敢拍板。”
“敢拍板好!”童胜利接口道,他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
带着一种技术决策者特有的分量,“就怕遇到外行指导内行。当年我们在艾默生,给欧洲一个运营商做定制电源柜,方案来回改了十七八遍,最后客户那边的技术经理换了人,新来的愣头青一句话,又打回原形,差点没把项目组逼疯。”
他摇了摇头,端起小杯抿了一口。
“童总这话我深有感触,”坐在童胜利旁边,一个一直没怎么说话、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开口了。
他是禾望电气(603063)的盛军强,“所以禾望现在学乖了,核心项目,合同里就把技术决策权限定死。乙方也是要有脾气的嘛。”
这话引来一片笑声。
“说到脾气,”齐志东哈哈笑着,接过了话头。
眼神却飘向了陈默,“小陈啊,你可是我们这圈子里独一份儿的‘异类’!”
他刻意顿了顿,等全桌的目光都集中过来,“年纪最轻,在华兴爬得最高,啧啧,二级部门啊,现在才二十七吧?”
他话语间甚至有些羡慕,这群华电艾默生创业大佬中,级别最高的是童胜利。
后世最著名的汇川技术创始人朱家兴当年都是汇报给他的。
齐志东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的调侃,“人还在华兴这艘大航母上当舵手呢,外面灵境互动那艘快艇,就让你悄没声地占了个大码头。八十八亿啊!啧啧,鹅厂这手笔…这个月新闻可是铺天盖地,想装听不见都难!”
话题陡然转向了灵境互动和那惊人的估值。
包间里瞬间安静了一瞬,所有目光都带着探究和好奇。
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聚焦在陈默身上。
华兴内部级别森严,对员工外部投资管理极其严格。
陈默这“脚踏两条船”的身份,在恪守“专注”信条的老一辈华电人看来,本身就带着点离经叛道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