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都重生了谁还打网球啊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热爱,从不需要刻意证明

第一百六十一章 热爱,从不需要刻意证明

    第一百六十一章 热爱,从不需要刻意证明 (第3/3页)

比 38%。

    07:00新闻发布会现场。

    其实顾诚并不想接受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采访,这不仅会浪费他休息的时间,在发布会现场还得谨言慎行,很多话都不能乱说。

    当他站在发布会,站在那数之不尽的记者面前,他所代表的就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形象。

    面对 72家媒体的长枪短炮,顾诚穿着干净的白色 POLO衫,除了眼下淡淡的青黑,看不出刚经历史诗级的一天。

    当被问及“如何做到一日四胜”时,他揉了揉手腕上的护具,露出少年特有的腼腆:

    “其实没想那么多,就是一场一场打。青少年比赛当热身,成人赛当学习。感谢组委会调整赛程,也感谢浩洋在双打里帮我分担了很多。”他顿了顿,看着台下举起的“中国网球未来”标语,补充道,“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希望能让更多人喜欢网球。”

    尽管刚创历史,顾诚仍按计划在比赛开始前出现在 3号球场。

    他没有进行高强度训练,而是利用老太婆提过的方法进行“神经肌肉唤醒”练习:用球拍颠乒乓球穿越障碍物,在平衡垫上完成截击动作。

    于浩洋坐在场边玩手机,突然抬头喊:“诚子,你上《时代》周刊了!标题是‘改变网球的 15岁基因’。”

    顾诚击球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笑道:“别管那些,把这个多球练完。一会还有其他比赛要打”阳光透过围网洒在他身上,汗水再次浸湿后背,仿佛昨日的“四冠王”只是一场寻常训练。

    当顾诚端着沙拉走向餐桌时,意外碰到了刚结束采访的费德勒。瑞士天王主动起身握手,眼中带着欣赏:“Cheng,昨天的表现太不可思议了,我看了你的单打决赛,那个发球让我想起自己 20岁的时候,但你的稳定性更可怕。”

    顾诚脸颊微红,像个普通粉丝般握紧偶像的手:“谢谢您,费德勒先生,我从小就看您的比赛,您是我的榜样。”

    两人简单交流了发球技巧,费德勒临走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双打没办法跟你战一场,但单打……我们不会轻易将冠军拱手相让的。”

    在全球媒体将顾诚塑造成“网球救世主”的同时,熟悉他的人更愿意用“自律的怪物”来形容。

    据顾诚的老师回忆,顾诚 10岁时就主动要求加练,别人跑 3组折返跑,他一定要跑 4组。

    这种近乎偏执的自律,让他在 15岁就拥有超越年龄的心智。

    当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为他“封神”时,顾诚看着这一系列的新闻,还有自己初中老师眼中的自己,他一脸懵逼。

    初中时候的他,好像没接触过网球吧?

    有些无语,甚至还有些无奈。

    人红是非多。

    随着顾诚热度持续攀升,关于他的“黑料”也开始在网络流传。

    某自称是顾诚初中同学的账号爆料:“他根本没那么自律,体育课经常偷懒!”

    这条消息瞬间引发轩然大波,评论区分成两派激烈争吵。

    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顾诚正在酒店房间研究下一场对手的比赛录像。

    曹辉不知道什么时候匆匆赶来,将手机递到他面前:“网上有人抹黑你,需要发律师函澄清吗?”顾诚暂停视频,目光扫过手机屏幕,突然笑出声:“不用理会,清者自清。”

    顾诚倒不是不想回应,而是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事实上,在他从网王世界回来之前的那些年头,他除了打过篮球,偶尔踢踢足球,砰砰羽毛球外,根本就没接触过网球。

    回应的太多,漏洞就越多。

    倒不如不去回应,这件事,也许很快就过去了。

    然而事情并未平息。

    次日训练时,围场外聚集了大量举着“打假”标语的人群,甚至有媒体堵在球员通道追问:“你初中同学爆料是否属实?”

    顾诚依旧保持着惯有的冷静,只是在路过镜头时轻声说了句:“我的过去,比不上未来值得关注。”

    然后登上微博,配文只有简单的一行字:“热爱,从不需要刻意证明。”

    这条微博发布后,舆论风向瞬间逆转。

    而顾诚早已将这些抛诸脑后,他正专注于网球。

    在他心中,赛场才是最真实的舞台,所有的争议与赞美,都比不上击球瞬间的纯粹与畅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