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赛 (第3/3页)
这场比赛一样卖座。
如果不是网球比赛的场地限制,澳网组委会甚至希望能够将这场比赛安排在能够坐下数十万人的场地中进行。
奈何,这却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全世界,也找不出这样一处比赛场地。
顾诚和德约科维奇的训练也备受关注。
每当他们出现在训练场,都会有大量的媒体和球迷围观。
顾诚在训练中依然保持着低调和专注,他不断地练习着自己的发球和各种击球技巧,还会和教练一起分析德约科维奇的比赛录像,研究应对策略。
而德约科维奇则展现出了世界第一的风范,他在训练中轻松自如,不时与教练和队友交流,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笑容。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对这场比赛非常重视,私下里也在为这场比赛做着充分的准备。
在比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顾诚和德约科维奇都表达了对这场比赛的期待。
顾诚眼神坚定地说:“德约科维奇是我一直以来的偶像,能够和他在赛场上交手,是我的荣幸。我会全力以赴,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留下遗憾。”
德约科维奇则微笑着回应:“顾诚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年轻选手,他的球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场比赛会很有挑战性,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相信自己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两人的这番表态,让球迷们对这场比赛更加期待。
比赛前夜,整个墨尔本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中。
球迷们聚集在酒吧、餐厅和广场,通过大屏幕观看比赛的预热节目,讨论着比赛的各种可能性。
而顾诚和德约科维奇则在各自的酒店房间里,进行着最后的准备。顾诚躺在床上,回想着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这场比赛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他必须全力以赴,为自己的梦想而战。
德约科维奇则在房间里进行着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坐在沙发上,静静地思考着比赛的战术和策略。
他深知,这场比赛不容有失,他要捍卫自己的荣誉,证明自己依然是网坛的王者。
当夜幕降临,墨尔本的天空被璀璨的灯光照亮,所有人都在期待着第二天那场万众瞩目的比赛。
顾诚与德约科维奇,新与旧的碰撞,奇迹与传奇的对决,即将在澳网的赛场上拉开帷幕,而这场比赛的结果,将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清晨六点零七分,墨尔本的朝阳刚爬上雅拉河的水线,罗德拉沃尔球场外的金属围栏就已爬满攒动的人影。
穿橙色卫衣的志愿者艾米莉正用记号笔在排队球迷的手背上盖印章,这个印着澳网 logo的荧光戳记在紫外线下会显出“优先入场”的隐形字样——这是组委会为彻夜排队的死忠粉准备的福利。
她的橡胶手套上沾着五彩斑斓的颜料,那是刚才给一位画着顾诚笑脸的球迷盖戳时蹭到的。
“第 127个啦!”艾米莉对着登记表上的数字叹气,身后蜿蜒的人龙已经绕过三个街区。
排在队首的华裔老人周明远正用保温壶给同伴倒普洱茶,他特意从悉尼坐凌晨的火车赶来,帆布包上别着 2008年澳网的纪念徽章。
“那年德约科维奇第一次在这里夺冠,我就在现场。”
老人摩挲着徽章上的年轻面孔,“现在要亲眼看看能不能有人把他拉下马。”
他身边的年轻人举着自制的灯牌,“顾诚”两个字用 LED灯拼出旋转的网球图案,电池已经更换了第三组。
赛场内的转播中心比球迷更早起。
ESPN的转播车旁,技术总监马克正在调试 4K超高清摄像机,镜头对准的球网支架上缠着七种颜色的标记带。“看到这些彩条了吗?”
他对实习生演示,“红色标记 1.05米高度,是德约科维奇最擅长的反拍击球点;蓝色标记 0.8米,顾诚的截击最爱打这个位置。AI会实时追踪球路,自动在画面上生成预判轨迹。”
三十米外的 BBC转播席,评论员安德鲁正对着镜子练习开场白,他的笔记本上画满奇怪的符号:“×”代表顾诚的三重旋转发球,“○”标注德约科维奇的滑步防守,页边空白处写着“第 27分钟可能出现第一个破发点”——这是他研究两位选手前几轮比赛得出的玄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