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 第三百七十二章 :顾清入学、内娱完了(5.3k)

第三百七十二章 :顾清入学、内娱完了(5.3k)

    第三百七十二章 :顾清入学、内娱完了(5.3k) (第1/3页)

    ……

    ……

    “官媒…为什么会转推?”

    顾清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

    别说许伟,连他自己都没想通。

    央妈这一转,性质就彻底变了。

    他的《求学之路》,原本或许还能被看做是娱乐圈又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或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暂避风头,

    此刻却被赋予了远超其本身的意义,几乎是被架上了一个必须成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高度。

    这比前不久胡哥被经纪人“背刺”,轰轰烈烈送去欢送会的意义,还要重大得多,也严肃得多。

    老胡那时,尚且能熬过几个月,若实在不适应或另有规划,还能找个由头,低调归来,舆论虽有议论,但总归有转圜余地。

    可他呢?

    官媒那满屏的溢美之词,“青年表率”、“沉心学习”、“业界清流”……一顶顶高帽扣下来,岂是白给的?

    那是一座无形的灯塔,光束打在他身上,也堵死了他所有的退路。

    此刻若退缩,之前所有积极正面的形象都将顷刻崩塌。

    “老板,据我的判断,主要有三点因素。”

    许伟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和自责,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分析听起来更条理,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娱乐圈,尤其是饭圈乱象,近些年愈演愈烈,官媒早已多次点名批评,整治之心迫切。

    他们需要一个正面典型,一个能立得住、叫得响的标杆。”

    他顿了顿,继续道:“第二,是关于老板您自身的形象。您上过春晚,积极从事慈善,大力宣扬汉服、戏曲等传统文化,这些都非常贴合主流价值观,是官方乐于见到的艺人类型。

    最后,您还在年轻群体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一言一行都能引发广泛关注。

    这次‘上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官媒或许认为,是你主动想去上学,正是顺势而为,借您之手,给整个圈子立个规矩、提个醒的最佳时机。”

    许伟越说,语气越是苦涩,仿佛每个字都带着千斤重担,“是我忽略了官媒可能会下场这一点,只盯着圈内的明枪暗箭…老板,这次的责任,全在我身上。”

    “好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顾清声音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冷静,“木已成舟,再多的自责也于事无补。

    当务之急,是想好后续的路怎么走,怎么把这件事的利益最大化。

    去哪个学校,对我最有益,这才是关键。”

    “老板,您…真打算去?”

    许伟仍抱有一丝侥幸,“要不,我发个声明,就说这一切都是我团队操作失误,过度解读了您的意思,把责任全揽过来…”

    “许哥,你冷静点。”

    顾清语气平和,“这种声明,发出去谁会信?胡哥现在被经纪人摆了一道,不也得乖乖去念书?

    我这次,可是公司‘力荐’,官媒‘背书’,双重加持下,哪里还有我解释的空间?

    上学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去便是。”

    别的艺人或许会害怕离开聚光灯后热度冷却,害怕两三年后归来,早已物是人非,查无此人。

    但他顾清需要怕吗?

    艺校前两年普遍不让外出拍戏,

    可没说不让发歌吧?

    没说不让出校门参加活动吧?

    他大可以每月固定发布新歌,保持音乐领域的曝光;

    双休日,去电竞圈露个面,看看比赛,或者飞赴某个好友的演唱会,担任个惊喜嘉宾;

    他会缺话题和热度吗?

    至于没有影视作品?

    那更简单。

    他甚至可以拿起摄像机,在校园里每周拍摄一段Vlog,记录顶流的校园生活,发到博客或者B站。

    试想一下,

    顶流艺人周更的“校园纪实综艺”,会不火?

    恐怕到时候追更的人,比追某些电视剧的还多。

    他有一百种方法,在不违反校规的前提下,维持甚至提升自己的热度。

    上学,对顾清而言,或许并非牢笼,而是换一个赛道罢了。

    “老板,终究是我害了你…”

    许伟的声音依旧充满愧疚,但他也明白,此刻最重要的是弥补,是为顾清谋划最好的出路。

    “老板,目前三家院校都递来了橄榄枝吧?”

    许伟强行振作精神,进入工作状态。

    “嗯。”

    顾清揉了揉眉心,“今天一整天,手机都快被打爆了。

    中戏、北电、上戏,凡是跟我有过一面之缘的艺人,几乎都打来了电话,希望我能选择他们的母校。”

    “这倒不难理解。”

    许伟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毕竟,老板您现在是内娱独一档的顶流,能吸纳您入学,对任何一所院校来说,都是极大的声誉提升和活广告。

    既然他们都有意,那我们的谈判条件就好谈了。老板,您个人更倾向于哪所?”

    “中戏和北电吧。”

    顾清沉吟片刻,“我在这两所学校认识的人比较多,关系也更深。”

    中戏自不必说。

    陈思成、佟丽雅不止一次游说他,希望他能成为校友。

    刚刚合作完《绣春刀》的导演路洋,也亲自打来电话,他的父亲正是中戏的博士生导师,话语权不小。

    佟丽雅的大学闺蜜也在中戏任教。可以说,在中戏,他的人际网络已经相当扎实。

    北电同样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