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开墓启棺 (第2/3页)
……”
这个问题搞得她有点头大。
虽然皇太后跟陛下,她都能够叫得出一声皇姑母与皇帝哥哥,那也是因为原主接触颇多,比较熟悉的缘故。而这位慎隐大人,她大概的印象,也就开始于营州之役……
相当于完全不熟悉,她是真的一点都不想这么唤对方。
挠了挠头,她下了决定:
“好麻烦,你俩随军,我负责外围监察吧!”
“呃……就这么完了?会不会太草率了?!”白衍初皱着眉,十分质疑她所谓的计划部署。
“别担心,随行还有一万的士兵呢!这么多人,谁没事跑来劫一口棺材啊!”
“这话……不是这么说的吧?!”
白衍初基本确认了,萧钰其实根本没有做计划部署。就这样十分敷衍地,将明日的任务安排完毕。消失在院落,不知去哪儿晃荡,留下他一人收拾行囊,检查本次南下的路线。
他默默叹了口气,指望她是没太大可能了。
反正这属于防守任务,再周全的规划也都会存在未知偏差,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吧!
……
萧钰对这位曾经的东丹国统治者,人皇王耶律倍并不熟悉,虽然民间流传过他的诗歌,以及他如何禅让太子之位的贤德故事。
实际上,不过是政权斗争后的失败产物,被私下捧得越高,权势败北的几率也就越大。
东丹人皇王虽然威信很高,但政绩并不突出。
在大辽这种武力强悍的国家,沙场上见真英雄。
当年手握兵权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德光,怎么可能不与之争夺王权皇位。既已是兵权在握,又怎会输给只因比自己早出生的哥哥?!
东丹人皇王耶律倍肯定是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离开故土之时才会作下如此诗句: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至于后来异国他乡的不如意,传出他的“弑杀”的性格展露,只不过之前掩盖的太好、善于隐忍而已。
暮色沉沉,安晋皇族墓园内,松柏肃立,四周一片死寂,唯有火光跳跃,在暮色中映照出一道道深邃的影子。
安晋国主亲自前来,与慎隐大人耶律屋质交涉后,仪式随即展开。
一切都过于顺利,顺利得不合常理。
萧钰立于人群一侧,目光落在耶律屋质身上。
早在营州之战的时候,她就是见过这位慎隐大人。当时虽着戎装,可灵息全无。
“秀气”是她对这位大人最为恰当的评价。
耶律屋质二十出头年纪,看上去温文儒雅,血统里虽拥有耶律皇家的英气,却不曾带有傲慢与嗜血。他个子很高,身材并不魁梧。肌肤偏白,一点都不像草原的男子黝黑油亮,反而更像是久病缠身的羸弱。
怪不得,有欷歔人称他为耶律家族的“病秧子”,不无道理。
不过,这位“病秧子”惕隐大人有一点格外突出,就是长得好看。
人呢!要是长相标致,可以弥补许多缺憾。
这么多王朝的皇孙贵族里面,耶律屋质是她见过长相里,最为俊俏的。
举手投足间的斯文潇洒,配上他温润如玉似的一张面孔,巧夺天工般镶嵌在月色肌肤上,仿佛是落入尘间的谪仙。
可如今,萧钰却觉得,那不过是世人对耶律屋质的刻板评价。
他举行仪式的时候,一点也不柔弱。
虽无灵息不尚武,却稳如磐石。
哪怕身处阴气弥漫之地,神情仍旧不带丝毫异色。
语调平稳,咒诀流畅,动作不疾不徐,甚至连一丝迟疑都没有。
可萧钰却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她并非未曾见过大辽的各种祭天祭祖仪式。
慎隐的职责不仅仅是守护皇族陵寝,更是辽国唯一的觋师血脉——历代皆能观天占卜、通晓玄秘之学。
而她眼前的这位耶律屋质,虽未曾展露真正的“觋”的能力,但他那双眼睛……却仿佛能看穿人心。
更让她警惕的是,她能感觉到,耶律屋质同样在观察她。
即便灵息不足,重伤在身,萧钰对于人的气息变化依然敏锐。
她注意到,这男人每次念咒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朝自己瞥上一眼,目光不动声色地掠过她的脖颈、指尖,甚至是她袖口微微敞开的地方……
就像是在寻找什么,又像是在试图测算些什么。
她心下一沉,这人究竟想在她身上探寻什么?
然而,就在这时,棺盖缓缓开启。
木盖与石棺摩擦的声音在夜色下格外刺耳,四周的人皆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墓园内阴风微起,吹得烛火微微摇曳。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