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财不露白 (第3/3页)
方校长跟杨一木说了这些闲言碎语,他自己没啥怕的,就是怕因为这事让徒弟背了黑锅。
杨一木才懒得搭理,年轻的声音带着笑:“让他们眼红去!咱这钱来得光明正大,一砖一瓦、一梁一木都是凭本事挣的。”
他倒不是不知道低调,首先是现下政策没那么紧了,不少学校借着办校办厂的名义开展经营补充办校经费。
后面职业学校开实习工厂、普通中学开印刷厂、食品加工厂,高校办科技企业,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不都是这么来的么?说到底,谁家有能耐谁发财。
教育产业化,这也是特定历史阶段教育系统对市场经济环境的适应性探索。
闲言碎语也就罢了,甚至有人说学校杨一木老师借助学名义搞不正之风,这事先到了陈助理耳朵里,又传到了乡里。
头头脑脑坐下来一议,决定有必要派个工作组到学校调查清楚。
工作组由陈助理带队,先找来方校长了解情况。
方校长顿时气得涨红了脸,手指重重敲在办公桌上,敲得茶杯盖都叮当响。
他激动地说道:“没要乡里支持一分钱,没要学校派一个人,人家小杨老师贴钱贴人,给学校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给孩子们添置了这么多学习用品,人家图什么?图钱,人家没拿一分钱上身。图名,好象没有吧?图什么总要图一样吧?要说这还真有呢,人家图的是让孩子们有地方读书,图的是让知识照亮这些孩子的未来!这怎么就成了不正之风?”
其实事实确实也是这样,根本也不用查,学校经费啥样,陈助理最清楚,他也不敢定调子,带着工作组回去以后把情况如实反映了上去。
头头脑脑们又坐下来开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大家都觉得这事不好弄,要说查吧,也没啥问题,要说不给结论吧,以后革命队伍就不好带。
正犹豫时,最后还是乡书记于红旗拍板定了调子:“同志们,你们没发现如今大形势不一样了?街上到处都是小商小贩,有傻大胆敢在区政府门口卖烤红薯。要说有问题,无非这事没上报罢了,无非就是程序上的小问题,瑕不掩瑜,与大方向又不相背。咱们不能干这种吃好饭嘴一抹翻脸不认人的事情况啊?现在乡里各中小学校都存在办学经费困难问题,指不定以后这是条路子呢,我看可以作为一个先进典型试着报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