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基因 (第2/3页)
”
栁船致愣了一下,也没犹豫,从衬衫口袋里拿出钢笔,在手里写了几个字,然后将钢笔交给杨一木。
杨一木接过笔,写好了,先亮了出来。
栁船致推了推眼镜,凑过来一看,然后哈哈一笑,把手上的字也亮了出来,“咱们想一块儿了。”
两人写的同一个名字——李广楠。
前世,计算机所新技术公司创办后,没有核心产品,栁船致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施展。
这时,他才想起一位知名的技术强人,也就是李广楠——联想汉卡的发明者。
栁船致立即拉汪树何一起去做工作,后来李广楠之所以答应加入计算所新技术公司,看重的不是总工职位,而是想把他的科研成果汉卡和286汉化机转化为产品,变成现实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
事实上也正因为李广楠加入,才让栁船致的公司赚足了第一桶金,形成了最初的技术积累,后因联想汉卡大卖而把公司名字也改成了连想。
至少连想发展的前十年,是由李广楠的技术在支撑的。
杨一木是不懂技术,但他也很清楚,按照上世轨迹,要搞PC机,就必须搞汉卡。搞汉卡,必须找李广楠。
后来栁船致的连想正是靠着李广楠的汉卡技术,这才有了以后的发家史。
至于后来闹到全国都跟着沸沸扬扬的技工贸和贸工技之争,最终走向决裂,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杨一木之所以找栁船致,而非直奔李广楠,拉上他直接自己去搞连想公司。
难道杨一木不想吗?
当然想,那他为啥心想不去做呢?
答案是基因,基因这东西最能忠实地复制自己。
一个企业的基因,就是由企业最终决策者决定的。
人决定了事,一个企业的发展很难超越老板的决策边界。
当初栁船致创立了联想,联想的基因就定了。
他是最终决策人,也是唯一决策人,最终他的禀性、文化及专业能力水平就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