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以后不许这样 (第1/3页)
汪树何几人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出手如此爽快、干脆、大方,不仅痛快地答应了他们提出的五点要求,连讨价还价的意思都没有。
这般豪爽的做派,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激动之余,汪树何忍不住问,“杨总,你这边可有什么要求?”
杨一木微微一笑,“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在三人脸上扫过,这才正色道,“第一,公司成立后预留19%的股份,将来根据创始团队的研发进度和对公司的贡献大小,分阶段作为奖励发放。也就是说,等国家政策完善后,大家都有机会成为公司股东。大家都可以成为公司的主人,这家公司将是属于所有人的公司!”
“这...这个...”汪树何一时语塞,脸上满是错愕。
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里,为国家办事是天经地义,从未想过还能持有股份。
这个提议让他一时难以接受,“杨总,这恐怕不合规矩吧?”
杨一木笑着解释道,“汪处长多虑了。这19%的股份暂时由计算所代持,本质上还是属于国家资产。况且现在改革开放了,个人持股也是政策允许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啊。”
汪树何看了看激动得两眼放光的章祖强和栁船致,勉强说道,“谢谢杨总,这个我先记下,最终还得由上级定夺。”
话虽如此,不过他的心底不由地泛起一丝期待,尽管一闪而过,还是在心里狠狠自责:这想法要不得,太不应该了...该死,堕落了,堕落了!
“好。”杨一木点点头,继续道,“第二个要求,我要公司未来每一轮融资的优先投资权。也就是说,今后公司需要投资时,必须优先考虑我的投资意向。只要我出得起并且愿意投资,就必须由我来投。我如果投不起或者不愿意投,你们才能寻求其他投资,我不干涉。
杨一木心里盘算得很清楚:既然拿了连想的股份,不到万不得已,自然不能随便往外稀释。
起码在上市前,必须尽量保持股权不被稀释掉。
事实上,连想一九九零年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开始引入外部投资者,股权结构趋于多元。
一九九四年,连想又进行了第一次股权调整,签订了三方协议,公司股权分配变成了中科院百分之二十,计算所百分之四十五,联想员工百分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