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能耐 (第3/3页)
找到了一张。
那是老头子在东北照的一张照片,那年他不过二十岁。
因为年代久远,照片早已泛黄,脆得不像话,一不小心就能碎了。
杨一木小心地把照片托在手里,只看了一眼,便觉得天灵盖上一线凉气直灌下来。
他知道老四像谁了。
也明白了,这老头子浑成这样,张兰英竟然跟了他一辈子,不离不弃,甚至说还有点惯着他。
只是杨一木没有想到,漫长的人生岁月藏着敦厚的无情,就如同巨掌搓像皮泥一般,竟然可以把一个人毁成这种样子。
以至于这个谜团藏得这么久,竟生生隔离了杨一木和他的亲弟弟二十多年。
“儿子啊,和你同龄的姑娘就没一个中意的?你弟弟都成家了,你什么时候啊?”张兰英问杨一木。
亲妈还是那个亲妈。
她绝口不提林芳,却字字句句都在暗示反对。杨一木明白,这门亲事她是铁了心不会点头的。
因为愧疚、怨限、谜团,杨一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触碰婚姻二字。
直到四十一岁那年遇见二十九岁的姜凝,他才终于鼓起勇气
那会儿,他都没回去跟张兰英商量,只是草草地发了封电报:我结婚了。
彼时的张兰英已经老了,儿子的婚事成了她心头一块去不掉的心病。
最终,她没去省城参加婚礼,只是托三妹捎去两床新做的棉花被。
这一世,杨一木大可以依样画葫芦,先跟林芳把证领了,再给家里拍封电报了事。
可他心里清楚,没有母亲的祝福,不能让林芳堂堂正正地踏进杨家河杨家的门槛,心里这个坎他无论如何也迈不过去。
更何况,前世与姜凝那段婚姻最终落得个惨淡收场,他实在不愿重蹈覆辙,更舍不得让林芳受那样的委屈。
杨一木说,“我这参加工作才一年,还没稳定下来。我心里有数,你也别操心了。”
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冷哼。
杨胜利不知何时站在那里,“我以为你多能耐呢,结果毕业了什么没落上,到头来不就做个破老师,连几顿馆子都吃不起,能有什么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