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91章 局外人

第291章 局外人

    第291章 局外人 (第3/3页)

白面馒头,隔三差五还有肉,不到半个月就胖了好几斤。

    旁边的小伙子吃得更快,一碗菜很快见了底,他端着空碗快步走到窗口,对着里面的李酒缸笑着喊:“酒缸叔,再给我打一碗菜,多来点肉!”

    “你这小子,饭量可真不小!”李酒缸笑着接过碗,满满舀了一勺菜,还特意多添了两块肉,“慢点吃,别噎着,锅里还有呢,管够!”

    小伙子端着碗回到座位,刚坐下就听到有人感慨:“跟着李老板干就是好,不光工资高,连饭都这么香。我以前在镇上工地干活,顿顿都是干硬的窝头,哪有这待遇!”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眼里满是满足。

    隔壁的小食堂里。

    李哲、老李、朱益民和金百万围坐在一张方桌旁,面前同样摆着大锅菜和馒头,只是吃得慢些,时不时停下话来讨论事情。

    李哲喝了口汤,看向三人:“现在到了大棚蔬菜育苗的关键时候,公司最近事多,大家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别藏着掖着,及时跟我说。”

    金百万放下筷子,抹了抹嘴,率先开口:“老弟,还真有件事得跟你念叨念叨。现在跟着咱们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这化肥的用量可比种庄稼多多了。

    我去镇上供销社问了,他们说最近库存紧张,怕是供不上咱们的需求,尤其是优质的复合肥,更是紧缺。”

    李哲放下碗,想了想说道:“这个好办。二姐那边刚拿到一批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咱们跟外贸公司结算的时候,可以从外贸公司换一批化肥,质量不比供销社差。”

    “这主意好!”金百万眼睛一亮,“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化肥短缺的问题,还能拉近跟种植户的关系。”

    老李在一旁听着,也插了句嘴:“要不我提前去跟种植户们打个招呼?问问他们谁想从咱们这儿买化肥,统计个数量,省得到时候不够分。”

    “可以,不过别强求。”李哲点点头,“愿意自己去供销社买的也随他们,咱们不搞强制那一套。”

    几人正说着,一直低头吃饭的朱益民忽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老弟,我也有件事想说,就是不知道该咋开口。”

    “朱哥,咱们都是自己人,有话直说,不用藏着掖着。”李哲看向他,语气诚恳。

    朱益民搓了搓手,脸上带着几分为难,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成,那我就直说了,我也不怕得罪人——我觉得咱们新招的这批人,不太行。”

    这话一出,小食堂的气氛顿时安静下来。

    前段时间因为大棚扩建,公司招了二十多个新员工,大多是村里沾亲带故的人,有的是员工的亲戚,有的是村干部推荐来的。

    这倒不是李哲有意而为,只是在农村搞种植业,这种情况很难避免。

    李哲语气严肃起来,“朱哥,你说说具体有啥问题,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最让我担心的是防火问题。”朱益民皱着眉,语气沉重,“这两天我去育苗棚巡查,总能在角落里发现烟头。你也知道,育苗棚顶上的遮阳棚是化纤布做的,特别易燃;

    棚里的育苗盘也是塑料的,一旦着火,整个育苗棚都得烧没了,到时候咱们这季的菜苗就全完了!

    我跟他们说了好几次,不许在棚里抽烟,可就是有人不当回事。”

    李哲点点头,脸色也凝重起来:“防火确实是大事,半点不能马虎。朱哥,你继续说,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朱益民又叹了口气,“上周移栽西红柿苗之前,我专门给新员工培训过,反复强调移栽前要先给苗床施足肥、浇透水,这样苗才能活。

    结果昨天我去检查,发现有三分地的苗床根本没施肥,水也只浇了表面,土下面还是干的。

    现在天气这么热,那些苗已经开始打蔫了,就算现在补救,活下来的概率也小,就算活了,以后产量也得受影响。”

    李哲反问:“知道那三分地是谁负责的吗?”

    朱益民想了想:“这我还真记不清了。”

    李哲点点头,这不光是操作不规范,管理也有疏漏:“大家伙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员工休假的事。”老李也跟着补充,“我负责安排日常的农活,发现最近休假有点乱。

    平常大家都不请假,可只要有一个人请假,其他人就跟着请假,而且都是头一天晚上才说,第二天根本来不及找人顶替,地里的活就得耽搁了。”

    李哲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心里渐渐有了数。

    之前,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人少,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大家都能拧成一股绳,不用怎么管理就能井井有条。

    可现在公司规模大了,人多了,心思也杂了,再用以前粗放的管理方式,显然是行不通了。

    “这事不怪你们,是我疏忽了。”李哲抬起头,看向众人,“回头咱们制定一份员工管理制度,里面明确规定防火要求、操作规范、休假流程,还有奖惩办法——做得好的,给奖励;

    违反规定的,该罚就罚,不管是谁,都不能例外。

    另外,再找个时间,给所有员工开个会,把制度讲清楚,让大家都明白,咱们现在是正规公司,不是以前的小作坊了。”

    金百万点点头:“还是老弟想得周到,有制度在,咱们管理起来也有底气,不用再怕得罪人了。”

    “是啊,有了制度,大家都按规矩来,也公平。”朱益民脸上的愁容也消散了些。

    李哲端起碗,喝了口汤,心里盘算着——制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得找个懂管理的人,最好是个敢于得罪人的‘局外人’。

    由对方负责员工培训和日常管理,再把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下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样公司才能真正走上正轨,也才能支撑起以后更大的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