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道小道,王澄检地(求票) (第2/3页)
旱、耐贫瘠的玉米。
咱们可以先开发丘陵山试种,必定能大幅增加粮食产量。”
王澄没有说的是,玉米与红薯、土豆共同构成“高产作物组合”,曾经可是支撑一个农业帝国的人口从1亿暴涨到4亿。
带清可没有那些现在科学育种技术,这玩意传进来时是什么样,过了一两百年还是什么样。
所以不需要额外培育,现在它们就已经是高产作物了。
胡汝贞接过王澄递上的一颗没有脱粒的完整玉米棒仔细端详了一阵,敏锐意识到了它背后代表的意义。
目光渐渐充满热切。
虽说由龙女宴夫人和天妃一脉主导,办成了这件事情她肯定拿大头,但只要规模足够大,惠及的百姓足够多。
也足够他胡家吃到饱。
甚至就连他从三品晋升到二品都不是完全不能想一想。
比起虚无缥缈的长生不死,这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神道职官的堂皇大道!
王澄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成了:
“为什么简简单单一句:‘我的荣光不会独享,我吃肉,你们也跟着我一起吃肉’就能团结起那么多的死忠?
利益才是最强的驱动力啊。”
有一位封疆大吏帮忙就跟创业者拿着优质项目找投资一样。
虽然需要分润好处,却能利用投资者的资金、人脉、势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成绩,占领市场。
甚至还有余力组织人手进行品种改良,农艺摸索。
地班职官【农人】稍微转型就是农业学家、水班职官【盐人】转型之后就是化学家。
【夜香郎】则是化肥巨头,原始阶段的堆肥必不可少.等等都能帮粮食产量不断提升,直到达到工业时代的水平。
反正最后都少不了他们那一份好处,参与推广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与此同时。
王澄和沈月夜同乘一辆马车,在大批五峰旗精锐护卫下走在平湖港附近的乡间。
“人口数量、构成、民意倾向;固定建筑面积、功能;农田面积、地点、归属、类型.”
手握【靖海王之宝】,一系列和领地相关的信息浮现在他们的眼前。
整个东海国九藩岛在王澄眼中都变成一个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