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王化肇始令:阶梯税收,腾笼换鸟! (第3/3页)
外五旗,享受更高的待遇。
当然了,以东海国目前一年到头都不停的战争烈度,死亡的概率远比晋升的概率大得多.
生女儿嫁给五峰旗的唐人为妾,生下孩子后也能免税,嫁的女儿越多,生的孩子越多,免税越多。
就算是有夫之妇生下唐人的孩子也算,美其名曰人种改良.
方方面面的政令不少,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越向五峰旗靠拢,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直到倭人从外表、语言、文化、甚至子孙后代血脉上都转化成一个合格的“唐人”,转化越彻底好处就越多。
事实上,倭人族群本身并不怎么介意后代血脉到底是不是自己的。
上层的武家为了延续家业,收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杰出家臣或外来武士为养子继承家名,属于非常普遍且被社会认可的行为。
在他们眼里能力远比血缘重要。
底层平民更没有贞洁观念,相对封闭的农村普遍存在着男性在夜间潜入女性住处求欢的“夜爬”现象。
前提是丈夫不在家,当然也可以在家,如果几个人看上一个有夫之妇,则需要抽签轮流夜爬。
村落的孩子也大多由全村共同抚养,孩子的生父是谁并不那么重要,这也为“夜爬”所生的孩子提供了生存空间。
而在《王化肇始令》的推行下,真正负隅顽抗的硬骨头势必在经济、族群的双重排斥下越来越少,一两代人之后就会慢慢消失。
这就是“穷不过三代”的道理。
不是因为命数轮回,一连穷了三代,第四代就会否极泰来不再穷了,而是因为后面就没人了!
大昭人为什么很少有人会攀比血统?
因为百家姓无论哪一个的起源都很牛逼,随便一个平头百姓往上数几代祖上都曾经阔过。
那些祖上一直穷一直穷,还能一直延续下来的反而才是凤毛麟角。
总之,只要父系血统是大昭人,接受大昭的文化教育,王澄就会承认他们的地位。
会被允许赐予唐姓,就职神州的职官,甚至有望成为下层统治阶层的一员。
“未来,五峰旗的统治核心负责当官府主官、搞技术研发、高端制造、教育、管理.等等关键岗位。
他们有神道修行体系,必须不断履职才能晋升,不用担心武力会持续衰落,最终变成废物铁杆庄稼。
次一级是那些有大昭父系血统的赐姓唐名,跟自己人地位相近。
再次一级是吸收的外五旗精英,接下来是一等良民、二等良民、三等良民、新归化者、顽固分子.
上下出现显著分级,【燮理阴阳】给每一个人打上标签,不同级别各自存在隐形天花板,直到被彻底同化为止!”
于是,在【燮理阴阳】的俯视下,全九藩岛都在上演相似一幕。
投靠五峰旗最积极的那一批人喜笑颜开地重新登记,即时享受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
而在统治中心平湖港的近畿地区,王驾降临的稻叶村中,有官员也讲解完了诏令。
“呵,我向来不喜欢强人所难,《王化肇始令》并不强硬改换人种,但整个体制处处都在分级。
也处处都在说,有的人是人,有的人不是人。
最终目的便是腾笼换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恶心了神州一千多年,还将继续恶心下去的恶邻!”
王澄心中冷笑,拉着师姐的手走下马车,开始唱第二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