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不该有的情绪 (第2/3页)
他不害怕杀人,干这份工作,即便杀了人,他也不会有负罪感。
只不过,杀人这个事情对他没有吸引力,也就是说,他没有杀人的动力。
他向来很自信能完美地控制情绪,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本领之一。
但是,他刚才在酒吧里的行为更像是一个暴力狂,心理学上称为“被愤怒驱动的人”。他的心理学教官曾经专门举例,破解这种“最危险人格”。
“这种人平常看起来似乎很稳定、很正常,但是连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他们随时处于防卫状态,心理学称其为“沉睡的愤怒”。”
教官突然说了一句:“我太太,你们的师母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患者,有时间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学员们哄堂大笑。
“这种人潜意识中怀着对世界的恐惧,表现形式就是一旦稍有事情不能如他所愿,就会本能失控,发出暴力反击,”他顿了一下,“包括冷暴力。”
“由于外在刺激直接作用到人的本能,而不是大脑,理智就不在反应链上,本能直接指挥行为。
其实,西方对罪犯的精神分析中,与“蓄意犯罪”相对应,“激情犯罪”是高概率存在的。”
“最危险的是,有着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在从事着一些涉及公共安全的工作,比如飞行员、公交车司机。如果期间受到偶然发生的刺激,甚至是跟老婆吵架、子女考试不及格,情绪就会一落千丈,都可能造成公共安全危机。”
鼯鼠有点迷茫,这个不该管的闲事打乱了所有计划,这件事很快就会传遍莽城,一下子两条人命不是小事。
鼯鼠觉得很荒诞,他精心设计了陷阱,重创了大毒枭,不会引起警方对他的追捕,因为整个计划天衣无缝。
但发生在酒吧里的激情斗殴杀人案将面临当地警察对他的全城搜捕。
杀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杀了跟任务无关的人,而且极其残暴。
他又点上一根烟,尽量控制住手的抖动,还是花了一会儿才点着。
抽着烟,再喝几口酒,他调整了一下情绪,那股受刺激冲上大脑的怒气平息下来。鼯鼠相信,相比其他同事,他最能坦然接受意外的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