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八章:刺杀目的 (第3/3页)
大事。
他把城里中学毕业就无所事事的待业青年调动起来,又跟乡干部谈妥,不用乡里一分钱,乡里还占股份,成立一个戴着乡办企业“红帽子”的建筑队。
他赶上农村家家建新房的好时候。
他亲自设计,手把手教会没干过砖瓦活、没上过房顶的青年们盖起一栋栋两三层的村屋。他们在烈日骄阳下、在暴风骤雨中起早贪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他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全部依靠人工,刚开始连手套都配不起,每个人的双手都伤痕累累,到最后都长出了坚硬凸起的骨节和厚厚的老茧。
他们拆掉老旧的泥巴和木头房,搭起地基牢固、舒适合理、有小庭院的新宅子。
生意红火的三年,除了给乡里分红和发工资,他挣了三百多万。他拿出其中一半分给同甘共苦的年轻人,他们回家买来新的材料,也为自家盖起新房。
刀老波现在常常感叹,他在高等学府里学业有成,但那里完全没有传授给他人性贪婪和险恶的学问。他最大的悔恨来自他分给乡里太多了,几个乡干部想独吃建筑队生意这块肥肉。
在别的事情上,他们从没有像巧取豪夺这件事这么团结一致过。
经过文化程度没过小学的干部们彻夜不眠地谋划,在充斥着呛鼻水烟味和浓烈苞谷酒味的乡公所里,把建筑队收归己有的计划产生了——没人讨论过抢回来后怎么经营。
镇税务所清查他的结论是严重偷税漏税,乡公所指证他违法侵占集体所得。派出所几个欺软怕硬的警察把他从漂亮新房的床上带走,留下刚生产完、茫然惊恐的婆娘和襁褓中的女儿。
多年以来,刀老波从没向人提过,甚至不敢回想他在镇派出所小黑屋里是怎么度过惨烈的二十九个日夜,但它们常常出现在他的噩梦里。
最终的结果是他“自愿、主动”把建筑队的股份全部交出,把全部家产和现金用来赔缴税费和赔还集体,他身无分文地回到已被罚没的新房,带着婆娘和女儿回到老城里。
他捶胸顿足地臭骂自己读了那么多书,这些书里不仅没有颜如玉,没有黄金屋,连自己已经有的婆娘孩子都要住在这漏雨的破房子里,连已经挣到的房子钞票都被土豪劣绅霸占。“不对!”他又骂自己,“他们大字不识,怎么能算‘绅’呢?白读书,又用错词了!”
勤劳发家致富的路子被堵住了,依靠满腹诗书闯事业的理想破灭了。这个遵纪守法的知识青年主动上门,投奔货真价实的黑帮老大岩糯,成为他的军师和首席助理。
他需要钱,更需要力量,即使是犯罪的力量。
只有这两样兼备,才能获取他心目中的公平。他有的是智慧,有这个边陲穷乡僻壤的土著不具备的知识,他思维逻辑清晰,精于算计,深谋远虑。
在这几年岩糯的组织里算无遗策,本地人的身份使他获取了岩糯更多的信任。
但是,现在这个老大打算金盆洗手,有些人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