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汉月丹心 > 第四章 洛阳诗宴

第四章 洛阳诗宴

    第四章 洛阳诗宴 (第2/3页)

    吕布哈哈一笑,豪爽地摆了摆手,说道:

    “你我情同手足,这般小事,勇弟何须如此客气。”

    东方勇前世在浏览网络资料时,曾有幸见过《胡笳十八拍》的残卷,彼时,他便对这作品背后的创作者蔡文姬心生好奇。未曾料到,今日初次得见蔡文姬本人,她的风采竟如此动人心弦,只一眼,便令东方勇深深着迷。

    宴会吟诗环节结束后,众人纷纷在宴会厅内自由走动,相互清谈。吕布看准时机,忽然拽着蔡文姬的衣袖推到东方勇面前,而后便转身去陪着董卓,一边喝酒量猜拳,一边高谈阔论。

    蔡文姬轻移脚步,来到东方勇面前。她的声音犹如山间清泉击打在磐石之上,清脆悦耳:

    “这位想必便是东方将军吧?”她微微欠身,接着问道,“听闻将军在冀州斩杀黄巾贼时,曾随口吟诵‘黄沙百战穿金甲’这般豪迈之句,不知此句可是出自《汉书》?”

    东方勇凝望着眼前的蔡文姬,恍惚间,只觉她如同一朵清新脱俗的青莲,亭亭玉立,又似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恍然间化作了飘落的花瓣,美得如梦似幻。

    东方勇笑着摆了摆手,谦逊道:

    “我不过一介莽夫,肚子里没多少墨水,方才那几句,确实是随口胡诌的。”

    听闻此言,蔡文姬耳尖微微泛起红晕,轻轻咬了咬嘴唇,带着一丝羞涩与好奇问道:

    “将军那两句,当真是随口诌出来的?”

    东方勇心中暗自欣喜不已,然而面上却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疑惑之色,谦逊道:

    “我不过是个来自山野的粗人,哪里懂得什么典籍学问?那诗句,不过是去年在陈留,目睹百姓流离失所,心中感慨,便随口胡诌的一首打油诗罢了。”

    说罢,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若要说真正绝妙的好诗,我倒是记得一首《长恨歌》……”

    蔡文姬一听,明眸瞬间亮若星辰,满是期待地说道:

    “《长恨歌》?将军快为妾身细细说来听听。”

    只见她嘴角微微上扬,恰似一弯新月,更添几分动人之态。

    东方勇见状,清了清嗓子,而后朗声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蔡文姬微微颔首,美目流转,若有所思地说道:

    “将军此句,当真道尽了帝王对美色的痴迷。只是将军可曾想过,在这乱世之中,那倾国倾城的美貌,有时候反而会成为祸端?”

    东方勇凝望着她的双眸,烛火在她眼中跳动闪烁,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像是被什么击中,停顿了下来,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历史上蔡文姬被匈奴掳走的悲惨命运,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与感慨。

    东方勇心中思绪翻涌,望着蔡文姬,诚挚说道:

    “这首《长恨歌》篇幅颇长,此刻未能尽述,我也还没有写完 。不如待到明日,我再继续吟诵给文姬姑娘听,还望姑娘届时不嫌我烦扰。”

    宴会终了,子夜时分,东方勇回到自家宅院。甫一抵达,便瞧见一辆马车静静停在门前,车辕上的灯笼散发着柔和光晕,映照出车身精致的纹路,正是蔡文姬的座驾。从车窗之中,悠悠飘出焦尾琴的袅袅余韵,那婉转琴音与夜露的清凉气息交织在一起,仿佛为这静谧的夜,添上了一抹如梦似幻的色彩。

    “将军宴席所言的《长恨歌》,不知可曾写完?”

    蔡文姬轻轻掀开帘子,探出身子。她的双眸明亮而澄澈,宛如两泓清泉,映照着东方勇头巾上熠熠生辉的珠宝。话语间,她稍作停顿,脸颊微微泛红,接着说道,

    “特别是‘在天愿作比翼鸟’那句,我实在好奇后文呢。”

    东方勇微微一怔,看着眼前俏皮的蔡文姬,心中既感意外又觉惊喜,面上却带着几分佯装的担忧,说道:

    “文姬姑娘,你我孤男寡女,于这深夜相聚,难道不担心令尊责怪吗?”

    蔡文姬闻言,狡黠地眨了眨眼睛,轻轻凑近东方勇,对着他的耳朵呵出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