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汉月丹心 > 第九章 弘农太守

第九章 弘农太守

    第九章 弘农太守 (第1/3页)

    第九章 弘农太守

    东方勇与蔡文姬成婚数日后,门客匆匆来报:

    “报,孙坚军有新消息传来!孙坚军行至江夏时,遭遇刘表设关阻拦。”

    东方勇神色一动,问道:

    “刘表,他可挡得住孙坚这头江东猛虎?”

    门客赶忙回应:

    “原本江夏的守军并未拦住孙坚……然而,在刘表谋士与江夏太守黄祖的引诱下,孙坚将军独自追击敌军,深入过远,不慎中了敌军埋伏,不幸中箭身亡!”

    东方勇听闻,又追问:

    “孙坚那几个儿子如今下落如何?”

    门客答:

    “事发之后,在一众江东老将的拥护下,孙坚的长子孙策继承统领了孙坚的部队。此刻,孙策已带着残存兵马前往寿春。至于洛阳方面,袁绍已从洛阳撤军,返回南皮,暂时并无大动作。”

    东方勇略作思忖,下令道:

    “去探一探冀州诸侯的动向,尽快向我汇报。”

    门客领命:

    “明白!”

    初平二年四月,长安未央宫内,阳光洒落在铜柱之上,映出董卓那肥硕的身影。东方勇恭敬地跪在丹墀之下,掌心紧贴着冰凉的青砖,耳边回荡着殿中钟鼓齐鸣之声。这是董卓迁都之后举行的首次盛大封赏仪式,玉阶两侧,吕布麾下的飞熊军将士们身着甲胄,神情肃穆,犹如两排铁铸的门神,彰显着十足的威严。

    “东方爱卿,”

    董卓的声音仿佛是浸了蜜的刀刃,看似甜蜜,却暗藏锋芒,“自虎牢关退敌以来,爱卿屯田治军,举措得宜,且又熟稔典籍,实乃文武双全之栋梁啊。”

    说着,他缓缓抬手,一旁的宦官立刻托着漆盘上前,盘中弘农太守印的龟钮在阳光照耀下,泛出丝丝冷光。

    东方勇俯身叩首之际,余光不经意间扫过班列中的王允。只见这位老臣手中的象牙笏微微颤动,即便他极力隐忍,也难以掩饰内心对董卓的愤恨与不满。

    东方勇高声说道:

    “谢相国恩典。弘农乃是长安的东大门,至关重要,某定当竭尽全力,为相国守好这道关隘。”

    旋即,宦官那尖锐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中陡然响起,声音回荡,清晰可闻:

    “东方勇及其部曲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太师将此事启奏陛下后,陛下听闻龙颜大悦。

    今有旨意:

    封东方勇为侍中、镇北将军,兼领弘农太守之职;封马乐为护军;封向禅为太中大夫;封吕不败为破虏将军;特封蔡文姬为偏将军。钦此。”

    “臣等,叩谢皇恩!”

    东方勇、马乐、向禅、吕不败四人,身着武官朝服,神色庄重,对着台上的董卓与汉献帝刘协,郑重地行了三拜九叩大礼。

    董卓看着台下的东方勇,心中暗自思忖:

    “若不是白儿倾心于你东方勇,就凭你这出身寒门的身份,只怕终其一生也难以坐上郡守之位。”

    念及此,董卓开口说道:

    “诸卿平身!东方将军,事不宜迟,今日便去上任吧。”

    待三人走出皇宫,登上马车,马乐忍不住突然凑近东方勇。

    马乐满脸兴奋地说道:

    “大哥,你瞧这弘农太守印,实在是好气派!如今大哥已然成为封疆大吏,回想起过往,真似恍然如梦,恍如隔世啊。”

    吕不败则微微皱眉,低声提醒道:

    “乐兄,可别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了。这绝非什么美差,董贼明显是想让你我前往弘农,去当关东联军的箭靶子。到了弘农之后,我们务必尽快招募士兵,以保障自身安全。”

    东方勇神色镇定,从容说道:

    “无妨。弘农坐拥函谷关、太谷关,乃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但换个角度看,这恰恰给了咱们太平道那40000私军一个名正言顺的番号,未尝不是个发展壮大的契机。”

    弘农太守府内,一场宴席正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当地士族的代表们纷纷举起酒杯,向东方勇致意。东方勇手中握着镇北将军印,静静聆听着太中大夫向禅与一众耆老们谈论《孝经》,气氛融洽而和谐。

    “太守大人,”弘农杨氏族长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