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攻灭吕布 (第1/3页)
第十九章 攻灭吕布
公元193年春,寒意仍未消散,陈留城边的柳丝尚蜷缩着,还未抽出嫩绿的新芽。
此时东方勇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却如滚滚黑云般,气势汹汹地压向陈留城下。
环绕城池的护城河上,结着一层薄冰,在清冷的阳光下,冰面如镜,倒映着军旗上那森冷的云雷纹,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
阵前,华雄亲率飞熊军严阵以待。将士们身着黑色甲胄,甲胄上的狼首纹狰狞而凶悍,与东方勇手中戟尖闪烁的寒光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尽显铁血之威。
与此同时,三万轻骑兵在军阵两翼迅速展开,马蹄踏地,扬起漫天灰尘。在这片飞扬的尘土之中,激昂的鼓声与兵器碰撞的金戈声交织在一起,连绵不绝,震得人耳鼓生疼。
东方勇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冷峻,高声下令:
“传令下去,即刻包围陈留城!迅速挖掘壕沟,设置拒马。哪怕是一只苍蝇,也绝不能从陈留城放跑!”
吕布站在城头,俯瞰着城下如潮水般的东方勇军,眼中满是不屑,冷哼一声道:
“昔日在虎牢关,面对诸侯联军,我吕奉先都未曾有过丝毫惧意,这小小东方勇,又有什么本事,尽管使出来便是!”
就在当天上午,东方勇一声令下,大军便如齿轮紧密咬合的精密机器,有条不紊地开始了行动。
华雄一马当先,亲率一万飞熊军,如黑色的利刃,作为攻城的精锐突击力量,时刻待命。他们眼神锐利,紧盯着城头的一举一动,只待关键时刻,如猛虎下山般突破城门或城墙缺口,撕开敌军防线。
与此同时,马乐带领三万轻骑兵,如同灵动的猎豹,在城外四处巡逻。他们身姿矫健,马蹄翻飞,一方面严密监视着吕布军,防止其突围逃窜,另一方面则时刻警惕,准备拦截任何可能前来救援的敌军。
吕不败与太史慈各自率领麾下劲旅。吕不败指挥着三万弓兵,太史慈则统领两万强弓兵,他们在距离城墙恰到好处的位置迅速设置阵地。弓兵们张弓搭箭,强弓兵们更是严阵以待,锐利的箭矢直指城头。一旦战斗打响,他们将如暴雨般的箭雨,对城头守军展开强大的火力压制,让敌军抬不起头来。
向禅带领两万枪兵,东方勇则亲率一万戟士,他们如同负重前行的巨象,沉稳而有力。他们负责搬运和操作投石车、攻城锤等重型攻城器械,一步一步坚定地朝着城墙附近推进。这些器械一旦就位,将如雷霆般对城墙发起猛烈攻击,撼动敌军的防御根基。
臧霸的一万先登死士,身背各类攻城工具,宛如等待出击的猎鹰,静静待命。他们个个勇猛无畏,只等时机成熟,便迅速攀城,与敌军展开近身肉搏,为大军打开进城的通道。
而陶谦的一万车下虎士与曹豹的一万刀兵,作为预备队,整齐排列在后方。他们就像蓄势待发的潮水,随时准备奔涌向前,为各作战部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援,确保整个战局的稳定与推进。
东方勇坐镇中军大营,运筹帷幄间,果断派出多支训练有素的侦察骑兵小队。这些小队队员皆是从军中精挑细选而出,他们行动敏捷、观察力敏锐。
各小队分别朝着陈留城的不同方向进发,对陈留城的防御设施展开了细致入微的侦察。
他们仔细观察城墙的高度、厚度,是否有破损之处,以及城墙上防御工事的分布情况,包括瞭望塔、箭楼的位置与数量。
对于敌军部署,他们更是密切关注,都一一记录在案。
与此同时,侦察骑兵小队还对陈留城周边的地形进行了全面勘察。他们穿梭于山林、河流与道路之间,标记出每一处重要的地理特征,诸如山川的走势、河流的深浅与宽窄、道路的通阻情况等。
在完成侦察后,队员们迅速返回中军大营,将所获信息汇总。军中的绘图高手们依据这些情报,精心绘制出详细的地图,不仅清晰地标注出陈留城的防御设施、敌军部署,还对周边地形地貌进行了精准呈现。
随后,东方勇与麾下将领们一同对着地图,深入分析城墙的薄弱点,诸如是否存在因年久失修或地势因素导致的脆弱区域,以及城门的防御重点,比如城门的材质、厚度,周围是否设有额外的防御工事等。通过这些细致的分析,为后续制定科学有效的攻城战术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
吕布深知局势严峻,亲自披挂上阵,统领一万飞熊军。这支部队犹如城中灵动且强大的利刃,作为机动力量,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如猎豹般伺机而动,随时准备以雷霆之势支援城中各处防线,哪里有危险,便第一时间冲向哪里。
张辽则率领三万轻骑兵,于城内迅速集结。他们宛如一群蓄势待发的恶狼,静静蛰伏在城中。一旦城外敌军攻城受挫、阵脚出现混乱,这支轻骑兵便会如旋风般从城中杀出,给予敌军致命的反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城墙上,成廉指挥着三万弓兵,宋宪带领两万强弓兵,他们充分利用城垛和各种坚固的防御工事作为掩护。这些弓兵们宛如隐藏在暗处的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