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迁都许昌 (第2/3页)
暗自思忖:“
马上就要出发了……这一路上必定危机四伏,天子乃国之根本,若有任何闪失,一切可就都付诸东流了……
此次护送天子之行,容不得半点差错。”
曹操环视诸将,高声说道:
“想必你们都已得知,韩暹和杨奉刚率其党羽离开了洛阳,他们狼子野心,极有可能在附近设下埋伏,意图对天子车驾不利。
如今,可有谁愿意主动请缨,去追踪他们的行踪,为我军及时报信,确保天子安全?”
满宠闻言,立刻出列,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
“主公,就让我去吧。
恰好我的同乡好友徐晃还在韩暹军中。
徐晃此人,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
若我能寻到他,定将其引荐给主公,为您效力。”
曹操面露欣喜之色,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点头道:
“好!若你能为我带来如此可靠的人才,立下此等大功,必有重赏!
我曹操向来赏罚分明,绝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满宠感激地说道:
“谢主公!”言罢,他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疾驰而去,很快消失在军阵之外,只留下一路飞扬的尘土。
曹操看着满宠远去的背影,大声下令:
“其余人等,随我出发!务必保持警惕,不可懈怠,全力保护天子车驾!”
大军浩浩荡荡地行进,队伍绵延数里。
不知不觉已至中午,烈日高悬,酷热难耐。
此时,远处传来满宠的呼喊声:
“主公!我们回来了!”
众人望去,只见徐晃紧跟在满宠身后,二人策马而来。
徐晃身姿矫健,气宇轩昂。他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恭敬行礼道:
“末将徐晃,拜见大人。”
曹操打量着徐晃,目光中透着审视与欣赏,问道:
“你便是徐晃?”
徐晃挺胸抬头,朗声道:
“正是在下,徐晃,字公明,此前曾追随杨奉将军保护献帝东归。
一路上历经艰险,只为护圣上周全。”
曹操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点头说道:
“快起来,能弃暗投明,转投我军,实属难得,值得称赞。
我曹操帐下,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徐晃谢道:
“谢大人。大人,韩暹和杨奉已发觉我离开,必定恼羞成怒,此地不宜久留,恐有危险。
他们定会派人截杀,我们需尽快赶路。”
曹操果断下令:
“上马!我们继续前进。
加快速度,务必尽快摆脱危险。”
众人刚前行不久,突然,前方道路上尘土飞扬,出现了韩暹和杨奉的人马,双方就这样迎面撞了个正着。
韩暹立马横刀在路口,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
“大胆曹操,竟敢胆大包天,私自劫走圣上,你这是谋逆大罪,人人得而诛之!”
曹操面色冷峻,义正言辞地回应:
“我乃奉诏迁都,乃是为了汉室江山着想,为了天下黎民百姓。
尔等休要在此胡搅蛮缠,挡我去路,否则休怪我无情!”
杨奉根本不听曹操辩解,挥舞着手中长枪,声嘶力竭地大声吼道:
“废话休说!众将士听令,给我杀上去,取曹操首级,抢回陛下!
今日定要让曹操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曹操冷笑一声,高声下令:
“哼,不自量力之徒!左右将士,听令,给我拿下这二人!
让他们知道,与我曹操作对,绝没有好下场!”
话音刚落,夏侯惇与曹仁率领着装备精良的虎豹骑,如猛虎下山般朝着韩暹和杨奉那面黄肌瘦的军队左右两侧迅猛突击。
虎豹骑将士们盔甲鲜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手中刀枪林立,喊杀声震天。
而韩暹和杨奉的军队本就因为洛阳饥荒,面黄肌瘦,士气低落,面对如此精锐之师,瞬间阵脚大乱,毫无抵抗之力,很快便溃败下来。
曹操见敌军已乱,乘胜追击,大声喊道:
“全军追击,一个都不要放跑了他们!
务必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徐晃得令,立刻率领一队轻骑兵如疾风般追去,一边追击一边大声呼喊:
“大胆贼子,还不快快下马投降,以免受皮肉之苦!
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杨奉回头见是徐晃,气得咬牙切齿,大骂道:
“徐晃!你这背主求荣的无耻之徒,还有何颜面在此教训我!
你背叛主公,天理难容!”
韩暹见局势危急,深知再战下去必无生机,赶忙对杨奉说道:
“没时间了……咱们先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日后再找曹操算账!”
杨奉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恨恨地说道:
“徐晃!咱们走着瞧!驾!”说罢,与韩暹一同策马逃窜。
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