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皇孙 > 第十一章 金陵火起:谨身殿谜云

第十一章 金陵火起:谨身殿谜云

    第十一章 金陵火起:谨身殿谜云 (第2/3页)

名紫衣人破顶而入,为首者蒙着金色面纱,腰间玉佩正是残缺的并蒂莲。朱瞻膳挥剑迎敌,却见对方招式竟与素梅如出一辙——尤其是左手剑花,与宁国公主画像上的执笔手势分毫不差。

    戌时三刻·西华门

    混战中西华门起火,朱瞻膳护着朱允炆退至护城河旁,望见朱棣的燕军正与羽林卫对峙。金色面纱人忽然摘下面具,露出与素梅 identical 的容貌,只是左颊多了道疤痕,形如梅花五瓣。

    “陛下受惊了,“她抱拳,语气却无半分敬意,“自我介绍一下,梅花卫'暗香堂'首座,宁国公主次女,朱妙锦。“

    春桃惊呼出声——史载宁国公主仅有一子,从未有女。朱妙锦轻笑:“看来陛下的史官没告诉你,洪武二十七年,本宫刚出生就被送去凤阳老家,因为母亲怕我长得太像...燕王。“

    朱允炆脸色剧变:“你是说,你是...“

    “太祖爷的亲孙女,燕王的亲侄女。“朱妙锦转动玉佩,残缺处露出“洪武二十五年造“的刻纹,“这枚玉佩本该是我的婚仪之物,可惜母亲为了表忠心,亲手毁了它。“

    朱瞻膳忽然想起南京地道的名录,最后被刮去的字迹分明是“朱“姓:“所以你组建梅花卫,就是为了报复?“

    “报复?“朱妙锦仰天大笑,“我是在完成太祖爷未竟的心愿!当年他想立燕王为太子,是你们朱家的那些文臣,用'嫡庶有别'逼得他不得不改立朱标!“她忽然指向朱棣,“四叔,你难道不想问问,当年是谁烧了你的《皇明祖训》抄本?是谁在太祖爷病重时篡改了遗诏?“

    朱棣握剑的手青筋暴起:“你说什么?“

    “是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朱妙锦抛出炸弹,“她怕你继位后清算她们母子,所以勾结徐辉祖,烧了真正的遗诏,还伪造了现在的版本!“她转向朱允炆,“陛下,你以为谨身殿的火是意外?那是吕氏的陪嫁丫鬟放的,目的是销毁你生母当年的手书!“

    朱允炆踉跄半步,险些跌入护城河。春桃连忙扶住他,却见他眼中一片死寂,仿佛瞬间苍老十岁。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子时已至,南京城的夜空被火光染成血色。

    子时初刻·玄武湖边

    朱妙锦的话如巨石投入心湖,荡起层层涟漪。朱瞻膳望着玄武湖中的月影,想起父亲书房里藏着的太祖爷手书:“棣儿善武,然需慎思“。春桃坐在岸边,用银簪拨弄水草,忽然捞出个密封的竹筒,里面是吕氏的临终绝笔。

    “小王爷,你看...“她声音颤抖,“吕氏承认,当年是她烧了遗诏,但太祖爷真正的遗诏写的是...'诸王皆可监国,唯燕王需重用'“。

    朱瞻膳接过绝笔,墨迹在月光下泛着暗红,竟与谨身殿焦尸手中的戒指血迹一致。他忽然想起朱允炆每次见到燕军时的复杂眼神——那不是猜忌,而是愧疚。

    “原来陛下早就知道,“春桃低语,“所以才会赐你监国符,才会默许燕军进驻南京。“

    湖畔忽然传来脚步声,朱允炆独自走来,腰间已不见并蒂莲佩,取而代之的是枚普通的白玉佩。“忠勇伯,“他声音平静,“朕想请你帮个忙。“

    丑时三刻·皇宫奉先殿

    奉先殿的太祖画像前,朱允炆点燃十二盏长明灯,光映在朱妙锦的镣铐上,泛着冷硬的光。她虽被俘,却依旧挺直脊背,眼神中毫无惧色。

    “本宫知道你想问什么,“她瞥向朱棣,“真正的梅花卫首领?很遗憾,他比你想象的更亲近。“

    朱允炆按住剑柄:“是朕的皇叔,还是...“

    “是你最信任的人。“朱妙锦忽然轻笑,“还记得谨身殿的焦尸吗?左手戴梅花戒指的那个...你以为是徐辉祖?其实是你的贴身太监,王安。“

    朱棣皱眉:“不可能,王安已服侍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