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重光纪年:海晏河清 (第1/3页)
第二十章 重光纪年:海晏河清
永乐元年五月,巳时初刻,古里国港口。
朱瞻膳站在宝船首桅下,望着甲板上堆积如山的「重光宝钞」。春桃蹲在一旁,正用番文在宝钞边缘写下「通商互惠」,笔尖划过之处,金色的海波纹路竟泛起微光——这是用星槎洲夜光石粉末特制的油墨,遇水则显各国文字,被南洋诸国称为「神之笔迹」。
「小王爷,古里国使者求见。」通事官领着个戴孔雀羽冠的老者走来,老者腰间挂着的不是寻常玉佩,而是半块刻有梅花纹的玉璧——正是梅花卫「十六人议会」的信物。
朱瞻膳手按剑柄的动作顿住。自星槎洲之变后,梅花卫残党如惊弓之鸟,却不想在这万里之外的番邦,竟有人公然佩戴其信物。春桃不动声色地挡在他身前,袖口的梅花镖已悄然滑入手心。
「吾乃古里国左丞相阿里,」老者行礼时,玉璧发出清越鸣响,与山河珏产生奇异共振,「特来求见大明天使,献上我国镇国之宝。」
随行者抬上鎏金木箱,箱盖掀开的瞬间,满室生辉。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卷用梵文书写的《古里星历》,扉页盖着梅花卫「癸未」分舵的印玺。朱瞻膳接过经卷,发现内页用夜光石粉绘着星槎洲暗礁群的精确航道,落款处竟有宁国公主的亲笔签名。
「此经卷乃三年前梅花卫使者所赠,」阿里丞相指着经卷边缘的血字,「他们言明,大明皇帝欲开海禁,必遭天谴,唯有献上百童之心血,方可平息神怒。」
春桃猛地抬头,与朱瞻膳对视。星槎洲发现的孩童尸体、金陵义庄的孤儿失踪案,原来都是梅花卫在各国散布的「血祭谣言」,目的是阻止大明与南洋通商,独占海上暴利。她摸出袖中从幽灵船带出的「永乐通宝」,钱币背面竟刻着古里国的神像,显然是梅花卫伪造的「神赐货币」。
「丞相可知,这些都是梅花卫的阴谋?」朱瞻膳展开「重光宝钞」,宝钞上的郑和宝船图案与经卷中的星象图重叠,竟拼出「民心为神」的梵文,「我大明皇帝此次下西洋,正是为了破除迷信,让诸国看见真正的天道。」
阿里丞相震惊地看着重叠的图文,孔雀羽冠上的宝石坠子突然掉落,露出里面藏着的梅花镖——与宁国公主的珍珠坠子如出一辙。朱瞻膳迅速扣住他的手腕,发现其脉搏处有青黑色毒纹,正是长期服用「梅花醉」的征兆。
「原来你也是梅花卫的人。」春桃冷笑,镖尖抵住对方咽喉,「说,你们在古里国的据点在哪?」
阿里丞相突然剧烈抽搐,七窍涌出蓝烟。朱瞻膳想要施救,却见他怀中掉出块刻着「壬」字的木牌,牌面用波斯文写着「月食之夜,血祭星槎」。春桃捡起木牌,发现背面竟画着古里国皇宫的密道图,入口处标着「夜光石矿」的字样。
未时三刻,古里国皇宫地宫。
朱瞻膳举着「重光宝钞」照亮通道,宝钞的微光映出墙壁上的梅花浮雕。春桃数着墙上的凹痕:「第三十六块砖...就是这里。」她将梅花镖插入砖缝,地面突然裂开,露出堆满夜光石的矿坑,坑底躺着数十具身着汉服的尸体,腰间都系着「永乐通宝」腰带。
「这些是...我大明的商队?」朱瞻膳蹲下身,从尸体手中取出染血的账本,上面用朱砂记着「梅花卫强占矿脉,逼我等伪造神石」。更骇人的是,矿洞深处的石壁上刻着「建文当诛」的血字,周围散落着伪造的「太祖显灵」画像。
春桃忽然指着矿洞顶部:「看!那些钟乳石的排列,像不像星槎洲的磁石阵?」她掏出牵星板,当板面上的北斗七星对准洞顶星象时,地面升起青铜祭坛,坛上摆着个刻满梵文的「星槎鼎」,与星槎洲洞穴中的祭坛完全相同。
「梅花卫想在古里国故技重施,」朱瞻膳握紧山河珏,珏身突然投射出太祖日晷的光影,在鼎面上拼出「民心为鉴」四字,「用伪造的天象和血祭,让诸国以为大明皇帝触怒神灵,从而投靠他们的『永乐天命』。」
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