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壹 同人 生而为人 (第3/3页)
张维盯着对方良久,缓缓道:“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而天羽是最懂事的一个。”
双方依然盯视对方,对于张维,这是一份坚决,对于肖一林,这是在给对方考验。他体会着张维的每一个字,这个‘我们’,是指国家科学院和科技部吗?更是指科研领域、政府以及国家吗?亦或指全人类吧?
两人口中的香烟相继燃尽,剩下的阻燃过滤咀依然被各自的唇衔着。终于肖一林动了,他的头微微向下,伴随着率先眨动了眼睛,目光移开了张维。他抬手取下烟蒂,将其塞进了烟灰盒中最后的空隙,转身向房门走去,“拟个报告,联名向总理汇报吧。”此刻,他的双眸已是水波流转,也许是刚才太久不眨眼的原因吧,这怎么能让张维这老小子看到呢?张维当然没有看到,此刻张维的嘴都快咧到耳根了,一滴眼泪滑进了张维的嘴角,他忙不迭地用手擦去。
东八区时间,2049-07-17,19:03,周六,龙腾共和国,东龙腾海,龙腾共和国海军瀛州舰与东鲁舰过渡航母舰队上空
时间回溯到东北事故发生后不久。
坐在驾驶仓的主驾驶位,刘星宇望着下方的双航母舰队,此刻激动不已。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整个飞行大队全部转移至此。在目睹了部队其它飞机均已完成降落后,他所驾驶的全球首架CR-949——在龙腾共和国称之为“鲲鹏战机”——即将完成全球首次大型运输机于航母的垂直降落。
【CR-949型固定翼飞机,系龙腾共和国与北方联邦联合研发的一款多用途大型飞机。二零三五年至二零三六年进行技术论证,二零三六年至二零四三年完成设计。目前全球仅有两架此款飞机,为龙腾共和国与北方联邦分别独立制造。龙腾共和国于二零四三年至二零四六年完成制造,北方联邦于二零四三年至二零四七年完成制造。该款机型,长七十五米、翼展九十五米、高二十二米,内部容积一千二百四十立方米,裸机质量三十八吨,其中碳元素占比百分之四十二、金属元素占比百分之三十五、其它非金属元素占比百分之二十三。最大起飞重量六百三十八吨,额定载重量二百九十六吨,巡航速度二千四百五十千米每小时,大气层内最大航速三千二百六十千米每小时。与之相参考的是空气音速为一千二百二十四千米每小时,即巡航速度与最大航速分别为二倍与二点六六倍音速。大气层内最大航程二十二万千米,它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大气层飞行器。该机型装备有四台YF-300型可调节式火箭发动机,与大多数飞机不同,四台发动机没有一台装备在机翼与机尾,而是安装在四条机械臂的末端,从而实现全角度矢量推进功能。这款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达一千五百吨,四台这样的发动机,可使CR-949在额定载重量下达到九点四个地表重力加速度。地表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九点八米每平方秒。这使得该型飞机具有垂直起降功能。这款发动机也是龙腾与北方联邦为这款飞机进行联合研制的,两国也均没有对其他国家公开这款发动机的任何技术参数。其中最为核心的机密在于这款发动机可通过设置适应多种液态推进剂,从而可以在大气层外航行,使CR-949实际上成为了空天飞机,它在大气层外的最大航速达四万九千八百千米每小时,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二万八千四百四十千米每小时的一点七五倍,或约为第二宇宙速度四万零三百二十千米每小时的一点二四倍,可在太阳系内自由航行。标准操作模式为双人驾驶,正副驾驶位均支持单人驾驶。中俄两国分别制造的两架,功能及用途迥异。龙腾共和国机型,被称之为“鲲鹏”,这是延用了第一代国产大飞机“云-20”曾经的称号。这款新一代鲲鹏战机,于二零四九年初正式服役于龙腾共和国武装部队北部战区,正所谓“北冥有鱼”。装备有多种雷达,具有预警功能;装备有矢量机炮五架,八百千瓦矢量激光发射武器三部,五百毫米口径冷冻空气炮一架;其余空间装备有模块式内部与外部发射挂架,可携带最多二千零四十八枚中程空对空或空对地战术导弹。一百千米距离时,标准雷达反射面积小于四十平方厘米。北方联邦机型为北方联邦总统坐驾,具体配置不详。龙腾共和国正在制造的第二架CR-949,将主要用于在近地轨道投放卫星或小型火箭,小型火箭用于非近地轨道航天器的变轨。】
当降落于瀛州舰的其它飞机均收入机库后,鲲鹏战机缓缓地降低了高度。推力调节臂令全部矢量发动机喷口转为向正下方,整个飞机看起来非常像一匹飞马。甲板上的四座垂直弹射装置伸出甲板足有二十米,上面分别放着一个大盆。刘星宇启动了自动垂直降落模式,却仍将手动的优先级设为最高。他一丝不苟地注视着四个发动机的尾焰对准那四个大盆,他知道那里盛放着挥发性物质,用以克服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对甲板的损伤。看来瀛州舰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鲲鹏这种飞机在它上面垂直起降的可能了。当发动机的尾焰距离大盆只有五米时,飞机的高度与垂直弹射装置整体缓缓下降,二十米的高度,足足用了一分钟,最后两米时,刘星宇手动降低了发动机功率,尽可能地减小尾焰对甲板的影响。还剩一米时,从每个推力调节臂的次末端探出一个类似于猫爪状的装置,在它们接触甲板的同时,发动机熄火,它们果然像是动物落地时,做出了从脚尖着地直到脚掌全部贴合于地面时的缓冲动作,飞机平稳着舰。于是刘星宇完美地完成了他的,也是全世界的大飞机航母垂直首降。与其它飞机的发动机不同,这种空天发动机,由于没有进气道,是不能在飞机着舰后另发动机逆转而减小滑跑距离的,所以暂不具备在航母上滑降的能力。与之相适应,航母甲板上的涂层,即耐磨,又抗静电,还耐高温,是无须防护歼击机那黄色尾焰温度的,只是考虑到这架大飞机发动机功率太大,垂直降落的时间又长,才额外设置了这四盆挥发性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