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国营商店急眼了!老太太反手一个王炸! (第2/3页)
她站起来,走到门口,指着外面还在张望的零星顾客:“人家为啥来咱这儿?货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啥?是咱这儿舒坦!态度好,手艺硬,买得放心!”
“都给我听好了!从今儿起,咱红星电器行,不光要‘三包’,还要把服务做到骨头里去!”
赵淑芬的声音不高,但掷地有声,“大刚!你带着几个小子,技术给我往精里练!不光要会修,还要修得快、修得好!对客人,嘴甜点,手脚麻利点,别跟谁欠你钱似的!”
那用大红纸黑墨写的“三包”承诺,就贴在进门最显眼那面墙上,谁来都看得见。
赵大刚还在店里专门腾了个角落,搭了个小维修台,随时给街坊邻居搭把手看看小毛病。
这还不算完,赵淑芬又憋了个大招。
“大刚,去家属院,贴告示!就说咱红星电器行,感谢街坊邻居捧场,这个月,免费上门给老顾客检查电器!”
这下连赵大刚都懵了,免费上门?这不纯倒贴吗?
“妈,那不得亏死?”李娟的心又揪起来了。
“亏?头发长见识短!”
赵淑芬瞪了儿媳一眼,“这叫口碑!这叫活广告!国营商店他们舍得吗?他们拉不下那脸!咱们做了,名声就出去了!人心呐,比钱金贵!”
免费上门检查这招一放出去,家属院立刻炸了锅。
平时在国营商店受够了气的街坊们,这下可找到夸的地方了,见人就说老赵家厚道。
赵大刚领着徒弟们一家家跑,累是累,可看着人家那感激的笑脸,心里头热乎乎的。
赵淑芬这边也没闲着。
她想起之前工商所那个帮过忙的高个子同志,七拐八绕,还真搭上了市广播站的路子。
她也不怯场,直接找上门,主题就是“响应号召,个体经济搞活,服务人民群众”。
她把红星电器行的“三包”、好服务、方便老百姓这些点,说得条条是道,再加上工商所那边也递了话,广播站一合计,嘿,这可是宣传改革开放的好典型啊!同意了!
没过几天,市广播站的《红星新闻》里,就插播了这么一段: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我市个体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服务周到、诚信经营的先进代表。位于中山路的红星电器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提供质量可靠的家用电器,更以其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