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老太太点石成金:品牌的秘密 (第2/3页)
“为啥一样是卖衣裳的,人家的就能让你打心底里觉得‘金贵’,就乐意多伸脖子瞅几眼,甚至咬咬牙掏大把票子给买下来?”
赵小丽的脑瓜子嗡嗡地转悠开了,以前哪琢磨过,这做个买卖,里头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讲究。
她赶紧从那个半旧的帆布挎包里掏出那个宝贝似的硬皮小本子,指尖因激动微微有些发力,捏紧了笔杆。
笔尖在纸上刷刷地响,她把那些刚冒出来的词儿一股脑记下:设计要特别、牌子得有故事、高级感、洋气、那个什么‘调调儿’……可不能忘了!
“牌子,不止要好看,更要有自己的‘定位’。”赵淑芬声音沉稳,“它必须清楚,这衣服是给谁穿的,要让什么样的人穿上后觉得‘对味儿’。这就是‘目标客群’。”
赵小丽的笔尖一顿,又郑重写下“品牌定位”、“目标客群”几个新词。她猛然觉得,以前在红星百货大楼卖衣服,简直是“瞎折腾”,根本没摸到门道。
回到住处,赵淑芬从一叠看似随手取来的港城画报和时尚杂志中,挑出几本递给赵小丽。杂志纸张精良,印刷考究,封面模特个个时髦。
“这些,拿回去细看,琢磨人家如何打造品牌。”赵淑芬布置任务,“红星百货大楼的服装区,未来必须脱胎换骨。你先从年轻女装或童装里选一类,给我一份初步的品牌概念策划。”
赵小丽接过杂志,心头既兴奋又忐忑。要拿出像样的东西,谈何容易?
“品牌名称、风格定位、以及你想传递给顾客的核心感觉,都要清晰。”
接下来的几天,赵小丽几乎是钻进了那些五彩斑斓的图片和文字里。她剪下各式服装图样,拼贴组合,旁边写满自己的理解和困惑。她试图在港城的“洋派”与红星市的“本土”间寻找一个契合点。她明白,红星市的顾客,不可能一步到位接受港城那种过于前卫的风格,但也绝不能再停留在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