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李世民的更心累了 (第2/3页)
更何况,如今李元吉虽被七名叛将放了回来,但他的下体受到重创,大夫说他这辈子恐怕都不能再人道。
虽说李元吉确实有错在先,但他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何必非要再搞得他和整个李家名声扫地呢!
因此,李建成的想法是,既然如今牛进达等七名瓦岗旧将都已经反出了长安,就不妨将脏水全部泼到他们身上,对外宣称他们七人早就背叛大唐暗中投靠了秦昇,如今趁着唐军主力南征巴蜀便挟持李元吉出逃。
如此一来,不仅将此事完美遮掩过去,还能保全四弟李元吉和父皇李渊以及整个大唐皇室的名声。
长子李建成的话可谓是说到了李渊的心坎里。
毕竟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说,哪怕李元吉犯下再大的错,都是他李渊的亲生骨肉,他怎么可能真狠得下心去大义灭亲,将李元吉交给大理寺去审问定罪呢!
更重要的是,正如李建成说的那样,天子以威德治天下,若是真将自己儿子的罪行公之于天下,不仅有损自己的天子之威,也会让天下人质疑自己的天子之德,自己这个大唐皇帝将来还如何治理天下。
只是有些话当然不好明着说,因此李渊只能将李元吉搬了出来,重重叹了一口气,语气似乎很是无奈道:
“世民,你大哥说得没错,元吉纵有万般的不是,可他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们李家的血脉,是你的亲弟弟。
如今既然他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们作为他的父兄,就不要再落井下石了,一切就按你大哥说的办吧。”
李世民闻言一时间又惊又怒,虽说他知道自己父皇口口声声是为了三弟李元吉好,但根本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所谓的天子威严。
他知道若是自己再劝阻,必然会引起父皇对他的不满,但事关大唐的江山社稷,因此哪怕有些话说出来会惹恼父皇,他也非说不可:
“父皇三思呀,儿臣知道父皇心疼元吉,但以儿臣对元吉的了解,他犯下的恶行绝不可能只有这一桩。
即使父皇能压得下此事,可一旦被有心人落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