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深源创投 (第2/3页)
假如光听吹牛逼口嗨,创投行业遍地奇人异士。
什么勾八穿越、重生、挂佬,土狗别来沾边!
清湖资本公司外面常年蹲伏转世刘秀,不投,他的‘芯片制造+AI大模型’项目,有50%成功概率。
投资?
那好,市场上每天冒出上百份同类商业计划书,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模式千奇百怪。
请直视整条投决链条所有人的眼睛,说服大家跟你一起相信——为什么他能做成这件事,而不是别人?
快影的两位创始人,一位程序员出身,分别在外企巨头‘惠普’和国内创业明星‘人人网’工作过,首次创业两年拿到90万用户,号称天通苑张小龙。
另一位同为程序员,大学退学远赴硅谷入职谷歌,回国任搜索平台广告竞价系统核心工程师,首个创业项目被电商大厂收购。
二次创业失败后,给字节做技术顾问。
这哥俩看起来都非凡俗之辈,可是当年整个风投市场,除了谢可逸,没人愿意花100万美元,买这俩人做的“这件事”的15%股份。
现如今这个问题回到他自己身上。
谢可逸把过去六年积累的答案排列组合,算来算去大概值8000万—1.2亿左右,具体得看后续跟LP当面口嗨发挥水平。
林图南能拉来2亿保底,纸面数字而已,同样事在人为。
再加上他们俩个人出资,如果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能达到预期上限,5亿元左右。
那么横向对比专门投资天使轮到A轮的同行,已经算得上业内前10%,头部机构。
头衔不重要,关键在于这意味着:在二八分化的市场里,抗风险能力更强、间接撬动资源更多,投资项目的操作空间充裕。
谢可逸的商业计划书,结合未来记忆,设计包装投资方向。
告诉LP们小谢真滴行,你投资越多我越行,我越行你越应该多投资!
咱们左脚踩右脚,永动机转起来,忽忽悠悠的就一起飞上天。
…………
心无旁鹭,谢可逸两天肝出12张PPT,总结起来三段式:我是谁,我要干啥,我为什么能干成。
这期间跟万佳、林图南开视频会沟通几个小时,整体思路逐渐成型。
机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