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黄老爷 (第1/3页)
老杨放下檀木串,拿起茅台的姿态很江湖。
谢可逸如果二十二岁,会当场吟诗一首:忽闻剑外收蓟北,提携玉龙为君死。
可惜他今年二十七岁,最多等老蒋到场后,席间多喝几杯。
三个人难得坐在一起,聊了很多。
当年公司初创,老杨投项目被海龟创业者坑的红眼睛,要抱着对方全家跳楼;谢可逸给煤老板唱歌,把北大光华毕业证垫在酒杯下,拉到500万投资款。
老蒋最扯,拖着条瘸腿,为某家上市公司的女财务总监连续打扫一周办公室。
对方感动之下真心实意说,小蒋,我们上市公司选择合作伙伴,外表形象是重要考量因素。我帮你引荐同行业其他公司……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回顾完过去,便展望未来。
国内风投这行儿,门派林立豪杰无数。
谢可逸立起‘深源创投’的招牌,往后遇到好项目,江湖故人好汉们并肩子上,未尝不可干死张三丰!
呸,干死红岭沈楠鹏之流,霸占行业资源不撒手的老帮菜。
午饭结束回到家,谢可逸强迫自己睡觉,代谢掉体内酒精,脑子清醒抱着计算器扒拉到深夜。
按照首期基金募资5亿计算,20%即1亿,这笔钱上秤重量过吨,很重。
星期一,午后。
外滩的老洋房里,窗外是黄浦江畔高楼林立,茶室内铜炉熏香袅袅,屏风刻花古朴。
茶艺师低眉顺眼柔声说慢用,走动间旗袍开衩腿根处,大片白腻若隐若现,悄然无声退出茶室。
“老杨这两年看着无欲无求,实际依然有心气啊。”
林图南相貌周正,嗓音磁性宛若低音炮,身材高大健硕,美中不足发际线偏高。
今年三十五岁,富二代出身,谢可逸的北大直系学长。
大学在读期间和同学创业被坑,大学毕业和远房亲戚创业闹僵拿钱出局,再创业……
爹妈忍无可忍,一脚把他踹去汇丰投行线混日子,最起码对外面说起来是份正经工作。
结果林图南取得了未曾设想过的成功。
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经手各种资本运作项目游刃有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妈的,这家企业踩的坑,我有经验啊!
林图南权衡片刻明确表态:“老杨想做生态,对我们来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