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甜吗? (第2/3页)
商平台占据用户的时间,都是用户有购物倾向的时间
快影则占据用户的休闲娱乐时间。
两块时间占比长短,答案显而易见。
那么换个角度,前者定义为广告流量、后者属于内容流量,前者少而贵,后者多而便宜。
“当传统商家在电商平台花一百万买广告,不如她在直播间里喊两声“宝宝”的流量大,需求必然出现。”谢可逸指着电脑屏幕上的照片。
老程扶下眼镜,照片里的姑娘确实挺漂亮,还是位本家,左下角有名字:程若安。
“可逸,你知道我们的社区文化。”
“娱乐直播验证了内容—付费的流量变现路径,消费者决策即时,点击支付-跳转-输入密码-礼物飞屏,用时不超过十秒。”
谢可逸不置可否,摊开双手数:“电商平台的消费决策:用户搜索产品-对比价格-看评价-询问客服-购买。”
宿桦之前给头条做过技术顾问,跟张一铭时有交流探讨。
他们都坚信去中心化算法逻辑。
平台slogan为“记录千万个你”的快影,养出家族式尾大不掉的超级主播,以及最残酷的底层生存物语。
slogan宣称“让崇拜从这里开始”的抖音,大主播当小动物训不听话就没,把用户养成三秒不爽哭闹不止的孩子。
无论算法什么样,造就何种内容价值取向,终极目的是得变现。在这方面,快影吊打电商平台,又远不如抖音。
懒惰,人性即是消费力。
“三四线城市用户,不会为广告商单买账,转化率太低,这点没人比我们俩更清楚。用户手机里预装机的电商APP从没打开过,但会刷快影。”
谢可逸收回思路:“淘系正在发力堵你们的商业化出口,抖音追你们的内容流量。”
“相信我,直播电商必做,下沉市场在等你们,立刻!”
快影直到2020年才开始发力直播电商,那时抖音已经从内容、电商双端反超。
未来记忆中这部分相关信息很晦涩,谢可逸心中有想法,没法直接说。
鹅厂既要视频号、又有拼夕夕明年就冲击上市成功,它完全不急快影商业化……
更直白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