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执法办案理论知识 > 第一章选择题

第一章选择题

    第一章选择题 (第3/3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A.未建立或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B.未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未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C.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的D.未查验并留存入场销售者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的。28、市、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的,应当及时通报所在地同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A.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规定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B.承诺达标合格证存在虚假信息C.附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的食用农产品不合格—254—D.其他有关承诺达标合格证违法违规行为

    29、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对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销售者及其委托的贮存服务提供者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内容包括()。A.对食用农产品销售、贮存等场所、设施、设备,以及信息公示情况等进行现场检查B.向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食用农产品销售活动和质量安全有关的情况C.检查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落实情况,查阅、复制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协议、发票以及其他资料D.检查集中交易市场抽样检验情况E.对集中交易市场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随机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F.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送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G.对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用农产品,有权查封、扣押、监督销毁H.依法查封违法从事食用农产品销售活动的场所

    30、下列禁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哪几种是正确的。()A.使用国家禁止的兽药和剧毒、高毒农药,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B.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255—准限量的C.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D.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E.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

    31、销售未包装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在摊位(柜台)明显位置如实公布()。A.食用农产品名称B.产地C.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或者姓名等信息

    32、进口鲜冻肉类产品的包装应当标明()。A.产品名称B.原产国(地区)C.生产企业名称、地址D.企业注册号、生产批号

    33、进口鲜冻肉类产品的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A.规格B.产地C.目的地D.生产日期E.保质期F.贮存条件

    34、分装销售的进口食用农产品,应当在包装上保留原进口食用农产品全部信息以及()。—256—A.分装企业B.分装时间C.地点D.保质期

    35、销售者发现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A.立即停止销售B.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C.通知消费者D.记录停止销售和通知情况

    36、对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表述正确的是()。A.指依法设立B.为食用农产品批发、零售提供场地、设施、服务以及日常管理C.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7、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对()进行日常监督检查。A.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B.销售者C.贮存服务提供者

    38、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执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保证其销售的农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根据质量安全控制、检测结果等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承诺()等。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收购的农产品进行混装或者分装后销售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具承诺达—257——258—标合格证。A.不使用禁用的农药兽药停用兽药和非法添加物B.使用的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不超标C.对承诺的真实性负责

    39、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及时公布本市场()。A.食品安全管理制度B.食品安全管理人员C.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信息D.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处理结果E.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F.市场自查结果

    40、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A.监督管理职责B.滥用职权C.玩忽职守D.徇私舞弊

    41、销售者违反《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一、二款、第十六条、第十八条规定,食用农产品贮存和运输受托方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A.销售和贮存场所环境、设施、设备等不符合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B.销售、贮存和运输对温度、湿度等有特殊要求的食用农产品,未配备必要的保温、冷藏或者冷冻等设施设备并保持有效运行的C.贮存期间未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用农产品的

    42、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A.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B.履行入场销售者登记建档、签订协议、入场查验、场内检查、信息公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制止及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投诉举报处置等管理义务C.农批开办者还应当履行抽样检验、统一销售凭证格式以及监督入场销售者开具销售凭证等管理义务D.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43、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根据食用农产品风险程度确定检查()等,定期检查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A.重点B.方式C.频次D.产品

    44、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是指通过()等销售食用农产品的活动。A.集中交易市场B.商场—259—C.超市D.便利店

    45、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如实记录()。A.销售者名称或者姓名B.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号码C.联系方式D.市场自查和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信息46、销售者档案信息保存期限不少于销售者停止销售后6个月。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对销售者档案及时更新,保证其()。A.准确性B.真实性C.完整性D.科学性

    47、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如实向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等信息。A.市场名称、住所、类型B.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C.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食用农产品主要种类E.摊位数量

    48、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信息包括()等。A.域名B.IP地址—260—C.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D.备案号

    49、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行为。()A.网上刊载的食品名称、成分或者配料表、产地、保质期、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地址等信息与食品标签或者标识不一致B.网上刊载的非保健食品信息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功能;网上刊载的保健食品的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等信息与注册或者备案信息不一致C.网上刊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信息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或者保健作用D.对在贮存、运输、食用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食品,未在网上刊载的食品信息中予以说明和提示

    50、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A.进入当事人网络食品交易场所实施现场检查B.对网络交易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C.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其从事网络食品交易行为的相关情况D.查阅、复制当事人的交易数据、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51、网络交易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循()原则。A.自愿B.平等C.公平D.诚信—261—

    52、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坚持()监管的原则。A.鼓励创新B.包容审慎C.严守底线D.线上线下一体化

    53、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当()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A.全面B.真实C.准确D.及时

    54、个人通过网络从事()等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条的规定不需要进行登记。A.食品交易B.保洁C.洗涤D.理发

    55、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等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经营者提供()等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应当依法履行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义务。A.网络经营场所B.商品浏览C.订单生成D.在线支付—262—

    56、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是指在网络交易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者多方提供()等服务,供交易双方或者多方独立开展网络交易活动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A.网络经营场所B.交易撮合C.信息发布D.交易担保

    57、《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所称网络交易经营者,是指组织、开展网络交易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以及通过其他网络服务开展网络交易活动的网络交易经营者。A.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B.平台内经营者C.自建网站经营者D.线上经营者

    58、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至少每六个月核验更新一次。A.身份B.地址C.联系方式D.行政许可

    59、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营业执照、入网食品添加剂经营者营业执照以及入网交易食用农产品的个人的()等信息进行登记,如实记录并及时更新。—263—A.身份证号码B.住址C.联系方式D.登记注册

    60、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摊贩进行综合治理,按照()的原则,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或者临时经营场所,规定经营时段,并向社会公布。A.方便群众B.合理布局C.便于管理D.保障安全

    61、食品摊贩不得()、()、()或者使用()、变造、冒用他人的食品摊贩登记卡。A.转让B.出租C.出借D.伪造

    62、食品摊贩经营信息登记表,登记信息包括食品摊贩()和经营品种、经营方式(销售、制售)等。A.姓名B.身份证号C.现住所D.联系方式

    63、食品摊贩登记卡应当载明食品摊贩的()、()经营品种、经营方式(销售、制售)、()、()等内容。—264—A.姓名B.摊位号C.联系方式D.投诉电话

    64、食品摊贩登记卡有效期为(),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经营的,食品摊贩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办理延续手续。A.一年B.二年C.一个月D.二个月

    65、食品摊贩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A.在指定食品摊位和规定时段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B.携带、张挂食品摊贩登记卡C.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D.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66、禁止食品小经营从事下列经营行为包括()。A.制售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B.制售婴幼儿辅助食品、运动营养食品等具有相应国家标准的特殊膳食用食品C.以生鲜乳为原料制售乳制品D.制售生食类食品和裱花蛋糕E.食品批发

    67、被指定管理食品摊区的部门或者机构履行的职责包括()。A.合理划分食品经营区域—265—B.设置标识牌,标明摊区名称、管理单位、经营时段C.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保持食品摊区卫生整洁D.检查督促食品摊贩遵守摊区食品经营规范

    68、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摊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履行的职责包括()。A.对食品摊区管理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业务培训B.定期对食品摊区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C.对食品摊区内食品、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D.对食品摊贩违法经营行为及时组织核查处置

    69、食盐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食盐的质量安全负责。A.法律B.法规C.规章D.企业规定

    70、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为了保障公众()和()。A.身体健康B.生命安全C.财产安全D.生活需要

    71、食盐生产经营禁止下列行为。()A.将工业用盐和其他非食用盐作为食盐销售B.生产经营掺假掺杂、混有异物的食盐—266—C.食盐零售单位销售散装食盐D.销售无标签或者标签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食盐

    72、食盐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生产销售全程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并保存()、()、()等信息,保证食盐质量安全可追溯。A.进货查验B.出厂检验C.食盐销售D.食盐使用

    73、发生食盐质量安全事故,食盐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不得对事故()。A.隐瞒B.伪造C.谎报D.缓报

    74、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等工作中,发现食盐质量安全隐患的,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食盐质量安全风险。A.监督检查B.风险监测C.抽样检验D.案件查处

    75、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应该依法取得()。A.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267—B.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C.企业营业执照D.食品生产许可

    76、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本行政区域内的()、()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A.食盐生产企业B.食盐定点批发企业C.零售商户D.超级市场

    77、现行的食盐管理专业法规规章主要有()。A.食盐专营办法B.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C.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D.盐业管理条例

    78、GB26878—2011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在食盐中加入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种类有()。A.碘酸钾B.碘化钾C.海藻碘D.日晒盐

    79、取得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省级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可通过()等方式,以本企业名义(获证名称)开展跨省经营食盐业务。A.与其他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合作—268—B.自建分公司或销售网点C.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D.转代批发

    80、盐业主管部门、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政务信息系统等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制度。A.各行其是B.各司其职C.加强协作D.相互配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