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颜师古傻眼,揪断了胡子 (第3/3页)
排外,拒绝接受一切新的东西。
反倒是真正无知的,因为对自己有确切的认知,反而什么都可能接受一些。
就像颜师古,自认为自己研究古籍,不说天下第一,那也是学究天人。
随便扯点什么,他多多少少都知道。
跟李承乾的一番话,却直接把他给打懵了。
要是他的学生敢这么说,先把手伸出来,打上几戒尺再说。
但这话是李承乾说的,由不得他不慎重考虑。
就像有钱人蹲在路边吃烤串,那叫做接地气。
穷人蹲在路边吃烤串,那叫蹲在路边要饭。
同一句话,穷人说出来是放屁,有钱人说出来是真理。
颜师古这一慎重考虑,差点把自己的脑子搞宕机。
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可又好像哪里都对,没法找到反驳的点呀。
他又不是穿越者,也不会穿越,怎么知道人家在写这些的时候,到底本意是什么?
没有证据,就无法反驳李承乾。
身份不够,又无法无法强行改变李承乾的认知。
就在这时,李承乾主动递出了台阶:“颜爱卿,古人言,今人全凭猜测和理解语境,孤也无法确定,孤的理解就是正确的。
但,颜爱卿应该也是一样吧?
如此的话,可就说服不了孤了。
颜爱卿,你可还有言?”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承乾突然想起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标点符号。
从古至今,标点符号一直存在于国内,并不是什么外国传入,只不过一直没成体系。
最早可以从龟甲之上,也就是甲骨文上面,就追寻到句读符号的存在。
随着历史长河而下,唐代自然也有自己的符号。
但符号就那么两三种,而且使用相当随意,可用可不用。
一般是在修书的时候,自己感觉必须要用,才会用一下,日常使用很少。
但有一点,就算不使用符号,日常书写的时候,每句话之间,还是会间隔一个位置。
除了无法表达语气,已经基本于阅读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