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皇帝昏庸无能,大臣只为私利,何以不天下大乱? (第3/3页)
外表,李承乾没有说。
除非皇帝审美变态,否则差不了,毕竟是皇帝自己选的。
“陛下,如此用意何在?
若是只选皇帝喜欢,岂不是容易形成妲己乱国的局面?”魏征语气有些生气。
李承乾淡淡道:“西宫皇后,不常居住于宫中,行走于民间,是皇帝与民间最直接的沟通桥梁。
只要这个皇后不出问题,皇帝的耳目就不会被遮蔽。
哪怕出了问题,还有东宫皇后,互相之间可以制约。
至于妲己乱国,不过是传言罢了。
如果继位的皇帝,眼里只有女人,那是皇室教育的失败,不要怪到一个女人身上!
正因为这个皇后,是皇帝自己的选择,私人感情肯定最好,也容易听取皇后的民间意见。”
魏征无话可说,因为这涉及到皇帝的耳目。
公平的想想,这好像是个办法。
普通的民间意见,可进不了皇帝的耳朵。
房玄龄拱手道:“陛下,若是如此一来, 谁为嫡子,谁为国本太子?”
皇帝想要一言而决,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把大臣给说服。
不说有些皇帝本来没那么大权势,就算是能杀光砍光,没人听话也没用。
皇帝终究是一个人,不是神,不能分身万千。
“嫡子之理,朕也认为没问题。
可为何历朝历代,皇朝都不过三百年之久?
哪怕是那大汉,实际也分了两段。
这里面原因很多,朕想过不少。
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开国之初,不管是马上皇帝还是马上大臣,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民间经验,都知道民间疾苦。
因此,大多数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也不敢太过分剥削民间。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是大臣还是皇帝,都在深宅大院之中长大,都在父母的安排之中继位或者世袭。
渐渐的,朝堂已经脱离了民间。
民间怨声载道,或者政策不合时宜,皇帝却充耳不闻,也根本就想象不出民间疾苦。
大臣也因为没了开国之初的血性,剩下的只有蝇营狗苟。
皇帝昏庸无能,朝臣只为私利,何以不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