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魏夫子,你是要朕听你的吗? (第1/3页)
这个话题一问出来,整个大朝会都有些骚动。
都是些一脑子知识的大臣,可能没那么能活学活用,但没有一个无知的。
关于那一段历史,当然谁都清楚。
之后那么强调孝的原因,也非常的明显。
但是,这个不兴说啊!
魏征的脸色很难看,他生硬道:“请陛下不要转移话题!”
“朕,哪里有转移话题?
周天子时代,分封诸国,约定不得互相吞并,这是信!
毫无疑问,后来诸侯混战,信崩坏了!
战国之前,列国互相攻伐,彼此先打招呼,约定好人数甚至军械数量,摆开阵势,并且追五十步而不再追,这是礼!
结果,一个孙子兵法,礼崩坏了!
孔夫子时代,他推荐自己的仁,意图用仁义感化,乃至天下大同。
如果不是他人多,早就死在不知道哪国了,他的仁也成了毫无应用价值的空泛理论。
接下来是义,三国时代最推荐的就是义。
结果……
多的不说了,总之就是崩坏了。
接下来怎么办?
孝,又开始大行其道!
不孝者,简直天理难容!
就连朕这个皇帝,都必须要孝,否则可能千夫所指万民咒骂。
呵呵……结果呢?
远了不说,隋炀帝孝吗?
朕的父皇,他孝吗?
朕自己,孝吗?”
这些话,就太严重了,众臣听得冷汗直冒。
虽然习惯了李承乾,时不时的出惊人之语,但这一波也太惊人了。
“朕告诉你们,普通人孝的结果,就是成长被安排,婚姻被安排,人生被安排!
哪怕父母不会害孩子,可父母的见识就比孩子更好吗?
父母就知道,孩子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吗?
朕看,不见得!
因此,不孝子一片片,孝成了被赞颂的东西。
随处可见的东西,会被赞颂吗?
皇帝就更不能孝!
假如朕坐在这位置上,却听宗室长辈的,听父皇的,听母后的!
要是他们之间的意见有冲突,那朕该听谁的?
哪怕他们之间的意见没冲突,于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