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章 师长来访 (第1/3页)
李干长长吐出一口烟雾,缓缓问,“为什么这么做?对武达民来说,你可就是叛徒了。”
翟飞摇头,道,“我的信仰是为东大航空工业做贡献,而不是某个人。这几年我也看清楚了,武所长他们这么搞下去,只会拖垮我国军机的研发。”
“你应该听说过涡扇六这个重点项目,武所长已经决定等该发动机定型。搭载了涡扇六后,歼八的许多问题是可以轻松解决的,因为推力足够大。”
李干冷笑道,“涡扇六公布出来的纸面技术参数非常漂亮,加力推力竟然设定为13吨,比苏联正在搞的AL-31、美国普惠公司的F100还要厉害。”
“现实吗?”
F-16用的F100发动机,加力推力也才11吨,这款发动机已经是美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典型代表产品了。
对毫无技术底蕴的东大来说,涡扇-6从立项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是没有结果的,整整二十年,都没能推进到试飞阶段。
代价是,国家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投进去的宝贵资源。
翟飞很意外,他没想到李干一个试飞员对这些研究这么深入,他点头说,“是的,不切实际,涡扇六的定型是看不到时间的,武所长要等这个发动机,只会拖死歼八,只怕歼八定型那天,已经全面落后了。”
“我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国家投入那么多宝贵的资源,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干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沉声问,“晨光厂前起落架质量问题,也是武达民授意的吧?”
翟飞说,“是的。他找过部委领导,希望能将出口版歼七的生产任务交给211厂,连同设计图纸,由985厂飞机设计所移交到211厂飞机设计所。”
李干嘴里蹦出两个字,“无耻。”
翟飞说,“上级没有批准。武达民看到国家开始关注985厂,这么下去,他飞机设计第一人的名头就很难保住了。所以,他授意沈杰,在前起落架原材料选择上做了手脚。”
“这件事是经我的手办的。那批前起落架能通过所有的检测检验,但是使用了一定架次后,肯定会出问题。”
李干冷冷地说,“沽名钓誉的王八蛋,草菅人命,为了私利不择手段。”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很多人不知道,武达民已经很多年没有到设计一线了,他想更进一步。”翟飞摇头叹气说。
李干缓缓道,“翟飞,你恐怕在211厂待不下去了。”
“你能帮忙调我到985厂吗?所有的证据我都可以交给你。我只希望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搞设计。”翟飞请求道。
李干答应道,“我可以答应你。不过,在去985厂之前,你还得做几件事。”
翟飞果断点头,“你说。”
……
李干和翟飞谈了一个多小时,二人达成了攻守同盟。
不出手则已,出手就必须一招毙敌,这是李干的信条。翟飞连夜把所有的证据拿了过来。
李干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动手,一次就把武达民这帮人钉死!
次日,调查组其他人按时间过来集合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