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移栽棉花 (第3/3页)
优化的南瓜跟丝瓜,到底能结出多少瓜果。
现代的大南瓜,一个十几斤,大的几十斤,就算是他们家人口多,也能吃上一天。
完成棉花栽种后,他们家的春耕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没什么大项的农活,都是日常照顾。
山坳里面,新的肥堆开始出现,查看了下竹席覆盖堆肥的情况,赵清虎感觉有些慢了,让大郎他们也挖了两个大坑,还增高了地势,防止被雨水倒灌。
他们家的砖瓦房,也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赵清虎没忙别的,开始在工地上逗留,也增加了伙食标准。
杂工的炖菜多了些油花,就是郑师傅他们的餐桌上,每天伙食增添一只野鸡,或是一只野兔。
酒水也弄了一些过来。
宾主尽欢中,前后经过一个月零四天,宅子封顶完工,豆腐坊也建好了,连后面的猪圈都围了起来。
猪圈是内部木质结构,外面用土坯墙垒上,避免冬天太冷,寒风呼呼,把里面的猪冻死。
赵清虎跟着郑师傅,查看了全部房间,连养兔子的地方都看了,很不错。
兔子爱打洞,可也不能全都用青石板封住,这东西打洞是本能,除非放在笼子里面养着,否则必须让它活动活动,不然容易把自己憋疯。
养兔子赵清虎也不在行,就摸着石头过河。
他给兔子们设置的圈养地,外围用青砖搭建的围栏,以青砖为中心,往里面延伸一米,都用青石板盖上,最中心就是草地,旁边弄上躲雨避寒的小房子就行。
整个牲口棚区域,用高围墙围起来,最大限度避免冬天的冷风吹进去。
如此一来,里面的牲口围栏,就能降低,不用全都遮起来,这样夏天也不会太闷热。甚至都不用青砖砌墙,只需要用木头搭栏杆就行,四面透风也没事,天冷的时候,多放些稻草就是。
最前面,留了半亩地晒场。
绿竹村有一个大晒场,可上百户人家,每年抢晒场也是热闹。
赵清虎留下了半亩地晒场,郑师傅带着工人们用大木桩子夯土,砸的结结实实的,不仅耐用,还有一定防水性,完全可以用来晒稻谷。
原本,宅子里面的空地跟房屋内,都是用青砖铺地,或是打地板,用木板的。
后来,赵清虎给了郑师傅一些建议,外面的空地就用鹅卵石,这东西便宜,河滩上四处都是。
如此一来,还给他节省了不少青砖,都堆积在宅子后方厕所旁边,用青瓦盖住,可以日后用来修补房屋,或是建造新房用。
就是前面的院子,虽然是夯土,可赵清虎还是让郑师傅用鹅卵石夯进泥土之中,弄了一条从大门直达正厅的正路,屋檐下,也用了鹅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