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五郎在读书花钱上开始发力 (第3/3页)
有精米缺口而已。
豆腐坊,每天也能收入一些稻谷。
之前,一斤稻谷两文钱,可以兑换一斤豆腐。
如今,稻谷价格上涨,到了六文钱一斤,可以兑换三斤豆腐。
不过,稻谷价格上涨后,用稻谷兑换豆腐的人就少了。
“大郎,咱们家的仓库还能装多少稻谷?”
“爹,除了仓库,咱们房子大,多少稻谷都能储存。”大郎道。
粮食不够,有再多的银钱也没用,镇上的粮价可不稳定。
“不用慌,实际上咱们家不缺粮食,就是缺精米而已。”
“那仓库还能存五千多斤。”
稻谷如今是六文钱一斤,五千多斤,就是三万多铜板,三十两银子。
“豆腐坊陆陆续续也有稻谷收入,咱们先购买两千斤稻谷吧。”
赵清虎有了决定,大家再没话说。
他们家的确不缺粮食,就是缺精米。
但是,他们这个老爹,除了白面就只吃精米,日常连糙米都不吃。
五个郎凑在一起,也想商议商议。
“实际上,咱们一天吃不了两斤精米。”五郎道。
他们家生活条件好,每餐饭都有荤腥,菜吃多了,饭自然吃的少。
二郎却摇了摇头,“我一天能吃三斤米。”
三郎白眼连翻,“你就是个饭桶。”
四郎道:“爹是往宽裕方向算的粮食,就大狗、二狗才多大啊,天天有豆浆豆花,哪能吃掉一斤半的大米。”
“可爹年纪大了,吃不了粗粮,需要吃精米细面。”大郎道。
“没事的大哥,爹算的不错,咱们豆腐坊每个月也有稻谷收入!就算最后青黄不接,咱家粮食总不会缺,大不了花些银钱,买些精米细面回来!镇上粮店的粮食虽然涨价了,可从来不缺粮食。”赵三郎道。
赵大郎点了点头,如今看来,只有如此了。
“要不,我偷偷晒一些豆腐渣?”
“大哥,你可别,豆腐渣偶尔吃一顿,换换口味还行,不能天天吃。”赵三郎连忙劝阻。
咱们家这条件,没必要盯着豆腐渣,那是猪的口粮啊。
用爹的话说,咱没苦不能硬吃,天知道日后有多少苦要吃呢,眼下能享福,干嘛吃苦?